2023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6篇
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6篇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目 录 共同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共同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p>录
共同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共同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此,我们将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本质、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坚定信心正视挑战四个方面出发,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一、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论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礼记》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人早已向我们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梦想,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认为,相比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无数
财富,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也有很多弊端。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即本来是创造财富的工农,却创造越多、占有越少。这样的异化社会以资本为逻辑,带有一种文明的基本缺陷。马克思认为我们要超越这种异化的社会、改变资本的两极分化,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他认为未来社会应该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把共同富裕当作本质要求。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要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而且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所以,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向共同富裕看齐,应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就是 1953 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该《决议》提出,迅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没有
经验,也由于急于改变贫困的状况,我们错误地把共同富裕理解为一种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多次强调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明确提出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三)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是始终围绕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要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物质层面的考虑,而是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共同富裕来凝聚民心、巩固政权。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强调“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多次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先富是大局,共富也是大局。
同时,他也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庆祝建党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辩证地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在保证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并存、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还强调,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富裕问题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百年来,我们党都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奋斗。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用七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
迹成就。现在,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的发展阶段。
(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发展阶段的中心课题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关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必须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提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是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是党中央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同时,党中央在 2021 年还作出了一个重要部署,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 月 11 日,浙江也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涵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以及“到 2025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着力点,必须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
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
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总结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共同富裕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富裕,而是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三是共同富裕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富裕,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同等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四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是分阶段、有步骤的,而不是同一时间、同等程度地实现的。
(二)破除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我们必须要破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把共同富裕理解为物质层面的富裕。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自信自强、环境方面的宜居宜业、社会方面的和谐和睦、公共服务的普及普惠,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相一致。
第二,把共同富裕理解为杀富济贫、平均主义。实际上,这一类观点恰恰是没有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也忽视了我们曾经的历史教训。共同富裕,既不是“齐步走”,也不是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同时同步富裕。尽管生产力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调动社会各阶...
篇二: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课
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党课讲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共同富裕
党委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的思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课
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就“共同富裕”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我的题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建党近百年,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毛泽东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 我党在成立之初即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内含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毛泽东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呕心沥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军民一致,军政一
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等口号和主张,充分体现了他的公平与平等思想以及建立人民政权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为了尽快改变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两白的状况,让站起来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短短的不到六年的时间内就在中国大地确立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了制度基础。他坚信:
“我们现在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在毛泽东看来,共同富裕就是“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那么,如何实现“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他提出了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结合民族地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际,注重平衡发展。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因此,“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包括后来的“三线建设”思想,都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综合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特别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性作用。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
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可见,毛泽东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仅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不够,还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一系列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 针对当时国民经济极端贫困的实际,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改革开放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始终不忘共同富裕思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最高原则。1986 年他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90 年他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 年,在南方谈话中,他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概括和归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认识,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洞悉和高瞻远瞩,奠定了我党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石。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关键的因素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需求的物质条件,就根本谈不上共同
富裕。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邓小平特别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力的解放问题。针对人们在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后不敢承认制度不完善以及体制机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他提出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仍然要面对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二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关于发展生产力,他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他指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建设,国家要尽力支持内地的发展,沿海要注意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被消灭之后,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就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如何避免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提出:“对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合法的较高收入应予允许和保护,并依法加以必要的调节;非法的,必须坚决有效地依法处理。要承认不平衡,同时要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的平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在我国生产力需要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需要尽快
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安排和具体的路径举措。
二、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早有论述和论断,他们认为有两个重要而基本的条件,那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公有制的建立。这两个条件在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发展得更充分。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消灭私有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私有制是产生贫富分化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通过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的暴力,从资本家阶级手中夺取
政权,消灭私有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利用政权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资本家阶级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而工人阶级生活越来越相对贫困的状况,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形态,“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逐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已经具备。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通过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控制力越来越巩固,我国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制度基础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
(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发展规律,由此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
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资本家阶级的财富越来越积累与工人阶级越来越相对贫穷的状况,由此也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也注定产生了它的阶级——无产阶级成为它自身的“掘墓人”。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鲜明地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在获得政权后,要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较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7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80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 12000 亿斤;“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和大
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提高,这也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可见,我国已经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还很艰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是我国还有 3000 多万的贫困人口,还存在大量需要扶持的贫穷落后的地区;二是人民的需求呈现层次性特点,马克思把它由低到高分为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因此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满足人们需要、又面临产生新的需要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关于共同富裕的认识和标准不断提高;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不平坦,还存在各种重大风险,要注重防范。
三、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并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在新时代对全体
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围绕实现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制定了目标和“施工图”,明确了路径和举措。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源,又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人民至上、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内涵。只有心系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矢志奋斗。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由政党治理国家,但能在党章中鲜明地指出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政党,也就只有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执政心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人民的欢乐为欢乐,以人民的忧患为忧患,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向人民交付满意的答卷,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实现全体人...
篇三: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2021 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21 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中英文双语版发布,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166家会员单位共同参与完成。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为《报告》作序。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 14年发布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包括三个专题和六个章节,紧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职尽责服务社会的主题,全景式地梳理总结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金融普惠、夯实民生保障、赋能绿色发展、助力科技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效能、保护消费者权益、关爱员工成长、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向社会大众全面系统的展现了在复杂严峻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积极践行“责任银行、和谐发展”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与成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践行初心使命,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2021 年,中国银行业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1 年末,社会融资总规模为 314.13 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91.54万亿元,同比增长 11.6%,以精准金融服务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发展普惠金融,持续 增进民生福祉
2021 年,中国银行业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持续增强金融普惠性,提升惠民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持续落实“六稳”“六保”,实施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对小微、三农、民生领域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减
费让利工作,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截至 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 43.21 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 8.8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7.48%;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 50 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速 24.9%。
三、聚焦“双碳”目标,创新推进绿色金融
2021 年,中国银行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快绿色金融领域业务布局,助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截至 2021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 15.9 万亿元,新增 3.8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1.7 个百分点。2021 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 6000 亿元,同比增长 180%,余额达 1.1 万亿元。
四、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1 年,中国银行业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措施,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持续加快金融科技赋能,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健全客户响应与投诉处理机制,做深做实老年人、残障群体等特殊客户金融服务,打造温情暖心的客户服务体验,构建公平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投入达 1.40 亿元,累计开展消费者宣教活动 92.73 万次,覆盖消费者受众上亿人次。
五、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共建社会
2021 年,中国银行业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完善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注重员工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员工发展能力,致力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持续塑造公益品牌,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抗洪救灾、慈善捐赠、特殊群体关爱等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行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开展员工培训项目逾 23 万个,覆盖 6000 万人次;公益慈善投入约 20.83 亿元,公益慈善项目数 2.44 万个,公益慈善项目受助人数 428 万人次,员工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长达 296 万小时。
篇四: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22 届高考作文 最新热点素材裕 :共同富裕 8 月 17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共同富裕”是重要的议题:在 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撰文,为“共同富裕”做诠释、解读和宣传,一时间,“共同富裕”成为近期热词,也将是世纪话题,也让中国人充满期待。
含以下内容:
1,事件回顾 2,高分角度 3,筋骨句 4,高分语言 5,满分题目 6,高分锻炼 7,精彩时评标题 8,精彩媒体评论 9,满分时评 5 篇
以拓荒牛精神,开拓共同富裕之路 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把金钥匙”打开“共同富裕”大门 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坚守人民立场 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
1
事件回顾 8 月 17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绝不能走两极分化的道路,也不能走平均
主义的道路,同时,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搞齐步走,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早就实现了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新征程上,我们不再需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
高分角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3 筋骨句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关键要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
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促进共同富裕。
弥合区域失衡鸿沟,促进共同富裕。
构建合理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首要的是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重点在做好保障“人人尽力”的制度安排。
4
高分语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史记》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共同富裕,既要先富带后富,也要后富学先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5
满分题目 《让每个人金贵起来》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不忘初心,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助力中国梦》 《青春逐梦,富强中国》 《共同富裕助力中国梦》 《中国人,共同富起来》 《共同富裕,要靠双手》 《共同富裕,民之愿景》 《国强民富,心之所向》 《共同富裕,不能靠远眺》 《共同富裕成就社会新高度》 《青春奋斗,实现共同富裕》 《愿每个人身上照耀平等之光》 《高速发展路上,别丢下慢行者》
《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新注脚》 《共同富裕:历久弥新的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带出幸福中国节奏感》 《促进共同富裕,下好因地制宜"精准棋"》 《以奋斗为浪花,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
6
高分段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文化消费方面逐步升级,互动性、趣味性、传播性等方面的诉求愈发多元。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文化单位,不断打造更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内容和产品,塑造更多足以历经时间考验的新经典。(经济日报)
高考角度:精神生活,文化需求。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就发展过程而言,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经济日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高考角度: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享生活。
“一勤天下无难事”。事实证明,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新的征程上,我们迈向共同富裕的每一步,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共建共享共富的生动局面。
高考角度:诚实劳动,共享共富。
7
精彩时评标题
标题观点鲜明,或有新意
勤劳织就共同富裕图景
(人民日报)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求是杂志)
以奋斗为浪花,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
(中国青年网)
推动共同富裕时代愿景
(人民论坛)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半月谈)
从一部分人先富向共同富裕的跨越
(央广时评)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光明时评)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中国经济时报)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澎湃新闻评论)
促进“共同富裕”,新发展格局下的必答题
(成都商报社)
共同富裕决非新“大锅饭”,更非“杀富济贫”
(环球时报 胡锡进)
“共同富裕”传递新时代中国温度
(人民资讯)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奠基石(华夏时报)
分好发展“蛋糕” 促进共同富裕
(江右时评)
农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地评线)期待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新浪财经)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浙江日报)让绿色成为共同富裕亮丽底色(中国环境)共同富裕是和谐之基(南方日报)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海外网)
8
媒体精彩评论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行则必至,做则必成。——澎湃评论新闻
以奋斗为浪花,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发展路上,别忘了弱势群体,不让任何人掉队。——中青评论
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求是》
简而言之,所谓同步富裕是所有人以同样速度“齐步走”,同时抵达富裕;同等富裕是所有人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所谓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都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极易落入平均主义、“口惠而实不至”的泥潭。——《半月谈》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吊高胃口、不做“过头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示范区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人民日报评论
徐晓明(中央党校副研究员)
共同富裕要求更加注重发展共享。共同富裕要求更加注重分配公平。共同富裕要求更加重视民生福祉。共同富裕要求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要求建立更为实质性平等的社会。共同富裕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党在第二个百年宏伟篇章开篇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延展。——光明日报
王若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人民资讯 我看到有人提出的一些疑问和担心,我想凭借自己的阅历和信念对那些人说,中国追求共同富裕决不会是大政方针的所谓“轮回”。中国决不可能重走“大锅饭”老路,搞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更不意味着“杀富济贫”。这当中难免一些人会有蹉跎困惑,但我们要有集体清晰的基本判断:我们是在前进,而决不会倒退。我们需致力于这一伟大实践的成功。——环球时报 胡锡进
9
满分时评 1,以拓荒牛精神,开拓共同富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此,我们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既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 2021 年则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
实现新百年的奋斗目标,“拓荒牛精神”仍然是我们迫切的需求。
拓荒牛精神,曾经唱响《春天的故事》,激励我们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30 多年前,深圳的创业者们正是发扬了“拓荒牛精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将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亮丽窗口。
“拓荒牛精神”,就是一种开拓、勤勉、奋斗、拼搏精神。假如不曾见过严冬的万物凋零,又怎会有看到春天蓓蕾绽放时惊喜!也正是“拓荒牛精神”,唱响了一曲《春天的故事》,让改革开放的春天,唤醒了贫穷小镇的热土,开拓创新的深圳人,走上了伟大的“拓荒”之路,实现了一位老人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
发扬“拓荒牛精神”,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我们的嫦娥五号实现了首个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战斗任务取得圆满胜利。映射出中国航天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风采。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拓荒牛精神”同样激励着我国的科研人员奋力攻关,超常规“加速”推进新冠疫苗的研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中国研制的疫苗其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获多国认可。
拓荒牛精神,将会续写《春天的故事》,鼓舞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2021 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新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春风正徐徐吹来,而春天的故事还需要我们继续唱响,并为之续写更多开拓创新的新内容、新含义。正如身处改革热土的深圳人,发扬“拓荒牛”的特区精神,始终保持“闯”的劲头,为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开拓创新,努力拼搏。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实现新一轮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把蓝图化为现实,不断将梦想圆成现实,尽管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有许多面临的突发困局,但“拓荒牛精神”会始终鼓舞我们在各项领域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不断开拓共同富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正在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
因此,继承伟大的“拓荒牛精。
神”,共同富裕的新百年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春天的故事》还会永续唱响。
2,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探索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推进一系列重要实践。1996 年,党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殚精竭虑、倾注心血。闽宁两省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明确的路径,聚焦脱贫攻坚,加强长期协作,推动宁夏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探索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走出一条先富带后富、共同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改革开放,不搞平均主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了,不能不管其他地方,要共同富裕。”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下,福建用先行经验带动宁夏借力攀登,用发展资源激活宁夏基础资源,用创新活力释放宁夏潜在活力,把“马上就办”作风、“网格管理”模式、“精细精准”服务等先进经验植入宁夏大地,鼓励福建企业到宁夏发展菌草、葡萄酒、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源头活水,形成了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走出一条东部扶西部、共同繁荣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要注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注重以东部之长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赶超,推动闽宁两省区互补性、双向性、联动性发展。25 年来,闽宁两省区坚持党委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各界相结合,不断扩大“融”的领域、丰富“扶”的形式、拓展“合”的平台,通过福建技术+宁夏转化、福建市场+宁夏产品、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等形式,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从单向扶贫解困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商贸往来互利共赢,从单一经...
篇五: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富裕心得体会大学生 2 2022 精选三篇范文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大学生篇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中央给浙江的任务、期待和要求,是对于浙江的信任和肯定。中国巨石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制造业企业,我觉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上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要立足于企业微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高品质提升,企业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实现共同富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推进。
巨石积极主动承担企业责任,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员工未来五年的薪酬待遇不断提升作出了承诺,使发展进步与员工共担,发展红利与员工共享,通过高水平、高要求、高素质,实现高待遇,引领产业工人的待遇水平。在关爱员工的同时,还要关注员工的家庭,让员工家属能够享受到小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家有所居,稳固共同富裕的根基。中国巨石深耕玻纤制造,更要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做足文章。“共同富裕”建设要落到实处,实体经济必须加速发展、加快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更要加速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点。我们处于重要历史时期,肩负重要历史使命,首先从爱企、
爱岗、多做贡献、创造价值开始,把企业发展融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多创造利润、多缴纳税金,为政府更有财力推动共同富裕做更多贡献;不断投资、不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就业走出新路;优化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技能和水平、加强环保治理、强调绿色生态,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中国巨石很乐意在政府的引导下,多帮扶,多帮困,多做慈善,多承担民生要求,多承担社会责任;有信心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做探索、做示范、做表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大学生
篇二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
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大学生
篇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指向明确,旗帜鲜明。建党百年之际,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正当其时,广大驻村干部要不忘初心使命,紧扣时代脉搏,紧握风云时代“交接棒”,奔赴伟大复兴“大考场”,以“三心”蕴“三气”,为全面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砥砺大刀阔斧、攻坚克难的锋芒锐气。“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面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的客观情况,广大驻村干部作为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的领头雁、排头兵,要敢挑“重担子”、敢接“烫山芋”、敢啃“硬骨头”,充分诠释公仆底色的形象担当,树立引领基层前进的标杆风向。正所谓,中流击水,奋楫者先。在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之时,广大驻村干部必须时刻保持“甩开膀子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事之心,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做事之情,永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谋事之志,勇担当、善作为,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砥砺大刀阔斧、攻坚克难的锋芒锐气。
以“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信心,涵养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的蔚然大气。在城市化大力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稳步步推进、2 小时城市
经济圈逐步确立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化、人才差异化、中心城市人才虹吸现象在不发达县市,尤其是偏远山区乡镇尤为突出。“小乡村也有大特色”。广大驻村干部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全面摸清各村的经济发展底数,理清制约发展短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与远景目标。在环境资源上坚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在科技创新上积极与科研院校、大型企业合作,力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谋新方、出新招,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多元产业链,在人在引进上结合人才需求梳理清单,选派精兵强将,响应政策号召,给足权能信任,为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养得出人,全面联动,多点开花,使资源适配产业、科技带动效能、创新引领人才,于大局上开新局,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涵养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的蔚然大气。
篇六: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一书,将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 2 月 3 日至 2022 年 5 月 10 日这段时间内的 109 篇讲话、谈话和批示等归纳为 21 个专题精辑成书,是我们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按照相关的学习要求,今天我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七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章节谈下个人体会。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照耀新征程伟大复兴的思想灯塔。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要求,注意从根本宗旨、问题导
向、忧患意识方面加以把握;必须从全局高度把握和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经济循环的“任督二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领会内在逻辑和紧密关联,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要求,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等的跨越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安徽篇章。无疑,这将进一步激励每一位江淮儿女,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体会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这部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我们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从历史脉络、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上学习把握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认真研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理解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与谋局定盘,深思熟虑和“无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对于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发挥优势、汇聚力量、实现强国梦想的工作指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当前,全球经济疲软乏力,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进,俄乌战争局势错综复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深海深空探索和生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经过努力,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和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相比,在原始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全面布局以及科技创新力量储备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需要时时保有“科技忧患意识”,首先,在基础研究方面必须有坐冷板凳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淡薄名利、潜心育人,用十年磨一剑的专注和坚守,促进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其次,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方面,必须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上狠下功夫、下足功夫,把身子沉下去,把论文写在企业里,写在大地上,写在货架上,写进老百姓心坎里。
作为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一方面不断凝聚提炼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科技任务和目标,集聚主力上“主战场”,打好“黄河保卫战”和“渤海攻坚战”,为在山东省建立“黄河口”和“长岛”两个国家公园提供最坚实的政策支撑和科技保障;另一方面,努力“跨越界限、共创价值”,协同高校、地方院所和企业等一切可以联合的科技力量,围绕山东省和烟台市“现化海洋牧场建设”,赤潮、绿潮、金
潮海洋生态灾害防治,渔村振兴以及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重要科技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调整科技力量布局,主动“破四维”,送博士进企业,请企业家进课堂,成立短小精悍的突击队,建立专科门诊,培育一线科技能手,建立一系列实用管用的示范场景,带动形成活跃的创新发展局面。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要与第一、二、三卷联系起来系统学习。希望全市各级社组织、全体社员增强学习主动性,着重在把握脉络、掌握精髓、参透要义上下功夫,要站在时代发展角度、民族复兴高度、民生福祉深度,做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互促,从而不断坚定政治信念、增强奋进本领、推动工作进步。要积极推进正在开展的“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自觉传承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认真调研、积极实践、双岗建功,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努力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参政党队伍做出更大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人生华章!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一书,将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 2 月 3 日至 2022 年 5 月 10 日这段时间内的 109 篇讲话、谈话和批示等归纳为 21 个专题精辑成书,是我们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按照相关的学习要求,今天我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专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章节谈下个人体会。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所作的高度概括。这个专题共收录 7 篇文稿,认真品读蕴含其中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思考,就能清晰地看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民主,是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民主,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生长出来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人权事业发展,引领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的各个层级和各个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民主结构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利用丰富多样的民主形式,让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实现了民主过程的全覆盖,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
明等领域的全覆盖。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其价值和理念不断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学习这个专题,深深感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发展开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广泛智慧和力量。
检察干警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感悟
近期,我在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之后,感觉收获很多,在此愿与各位同事交流分享自己的一点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
阔、继往开来的著作,是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著作。
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统一在一起,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作为检察干警,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增强政治站位和业务能力,全力以赴为富平县人民检察院做出应有贡献。
作为一名书记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在服务人民中书写精彩,贡献力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一书,将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 2 月 3 日至 2022 年 5 月 10 日这段时间内的 109 篇讲话、谈话和批示等归纳为 21 个专题精辑成书,是我们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按照相关的学习要求,今天我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章节谈下个人体会。
这一专题共包含 5 篇文章,集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这一专题又有所侧重,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第一,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统筹谋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第二,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作为长
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的重要一员,我们要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我们要统筹好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安徽资源禀赋、立足发展实际,积极推动能源革命、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成为安徽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第三,要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十四五”是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建设环境优的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重综合、系统、源头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让江淮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 2022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 为主题 共同富裕 论文
热门文章:
- 干部聚焦共同富裕心得体会锦集4篇2024-05-28
- 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7篇2024-02-24
-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6篇2024-01-12
- 大学生共同富裕心得体会范文锦集8篇2024-01-09
-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范文汇集8篇2023-10-30
- 2023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论文6篇2023-03-19
- 2023共同富裕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4篇2023-03-18
- 小学生共同富裕主题作文6篇2023-03-18
-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10篇2023-03-18
- 共同富裕研讨发言:推进共同富裕打造市域范例(全文)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