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仟文档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整改报告 >

十七大报告5篇

时间:2023-03-18 15:35:02 来源:网友投稿

十七大报告5篇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完美总结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七大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十七大报告5篇

篇一:十七大报告

大报告完美总结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大会首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即指导思想, 加入十六大确立的“三”, 注意没有“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首次把“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写入党代会报告)

 ,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 、(举什么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要求”)

 解放思想是一大法宝, 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 二0 年的奋斗目标,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 (改革开放 “三大目标”):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三个最”)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三大主题”)

 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首次提出),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重大论断”,“一路一体”, 该条写入了党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走什么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2)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4)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加)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提出),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 意义),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一次提“科”)

 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问题:

 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问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 “四大原则”, 该条写入了 党章):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大发展目标)

 实现:

 ①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②全社会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③自身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科学发展(增长方式转变)

 必须做到):

 ①把握发展规律; ②创新发展理念; ③转变发展方式; ④破解发展难题; ⑤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人为本必须做到):

 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②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③保障人民各项权益;④走共同富裕道路; 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⑥做到发展为了 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可持续发展要求):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三个协调”)。

 ( “五个统筹”)

 统筹:

 ①城乡 发展; ②区域发展; ③经济社会发展; 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三大关系”):

 中央和地方; 各方面利益( “三种利益”:

 个人利益和

 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大要求):

 (1)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2)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

 切实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科学内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目标)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原则:

 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辨证关系):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项)

 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以前是又快又好)

 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 降低消耗、 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 0 二 0 年比二 000 年翻两番; 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 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⑤建设生态文明( “四大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江十六大)、 生态文明(首次)),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5、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三“提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节能环保水平、 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 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3)

 统筹城乡 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

 深化财税、 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措施):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 和“走出去” 更好结合,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 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深化沿海开放, 加快内地开放, 提升沿边开放;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支持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6、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三个坚持”)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扩大人民民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

 发展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5)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六)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7、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提)

 ,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2)

 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 (3)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

 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8、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社会主义建设六大任务:(1)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措施):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 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 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

 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9、 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四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 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达成和平协议, 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0、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贯彻为民、 务实、 清廉的要求, 加强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五大建设”)。(1)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4)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

 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6)

 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篇二: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 附加值低,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 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

 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进步, 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 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 鼓励发展跨国经营、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 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 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 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 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 道路上的拓展, 国际环境

 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 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念、 道路、 环境, 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 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经济不断发展、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对工业化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 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

 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从改革体制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 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目

 前, 我国服务业与过去相比虽然有较大发展, 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 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

 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大力发展金融、 现代物流、 研究与开发、 电子商务、 法律、 咨询、 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 社区服务、 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 扩大企业、 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 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三是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国情决定了今后农业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 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要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感, 自觉把它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 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 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 即:

 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资源产业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 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 产加销融为一体、 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 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 20―30 个百分点。

 第二,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 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三, 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的思路和措施是: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 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 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 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 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

 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

 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新情况, 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 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 监督权, 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当然, 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并不是推卸或减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 两级政府, 要切实转变职能, 变管理为服务, 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 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还要在全社会发展群众, 进行结对帮扶支持, 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并指出,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 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 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

 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吃上放心的食品, 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以对国家、 对民族、 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 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 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时强调指出, 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是:

 按照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的原则, 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 以节能、 节水、 节地、 节材、 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技术进步,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节约意识,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要着力做强高技术产业。抓住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时机, 加快淘汰浪费能源资源、 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 技术和设备。

 加强宏观调控, 遏制盲目投资、 低水平重复建设, 限制高耗能、 高耗水、 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

 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 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 探索有效模式, 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推动重点行业、 园区、 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政策。

 要加快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

 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成绩显著的企业, 要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

 要切实加大对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节约能源资源技术的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首先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长期以来,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 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 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 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更加关注民生。

 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 的社会事业, 投向义务教育、 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 基本社会保障、 公共就业服务、 廉租房建设、 环境保护等方面。

 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

 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 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 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 加强就业培训, 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还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

 公共财政体系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 特别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 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

 利用外资方式、 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两个创新, 是我国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

 要着眼于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引导跨国并购向优化产业结构方向发展, 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进入的行业限制。

 完善并购环境, 建立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 继续优化软硬件环境建设,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我国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合作, 更好地发挥技术共享、合作研究、 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溢出效应; 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外包企业承接本公司集团和其他企业的外包业务, 提高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水平; 有效利用境外资本市场, 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外机构参股国内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逐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规模。

 我国已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是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一是开展跨国并购, 有效提高企业在研发、 生产、 销售等方面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

 三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通过加工贸易方式, 可以有效释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充足生产能力, 规避贸易壁垒, 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

 四是有序推动对外间接投资

篇三:十七大报告

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for New Victorie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Report to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Oct.

 15,

 2007

 Hu Jintao

 Comrades,

  Now I would like to make a report to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on behalf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Seventeenth Congress is one of vital importance being held at a crucial stage of China" 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theme of the congress is to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horoughly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ontinue to emancipate the mind,

 persist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pursue development in a scientific way,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rive for new victorie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banner guiding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rallying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 in our common endeavor.

 Emancipating the mind is a magic instrument for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vide a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ing i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r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i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s a goal for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o reach by 2020,

 and 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world today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wide-ranging and deep-going transformation.

 This brings u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with the formeroutweighing the latter.

 The whole Party must unswervingly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lead the people in starting from this new historical point,

 grasping and making the most of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staying realistic and pragmatic,

 forging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

 continuing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accelerat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accomplishing the lofty mission bestowed by the times.

  I.

 The Work of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five years since the Sixteenth Congress was an extraordinary period.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arduous task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a complicated and

 volati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Party le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holding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and risks,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aining a new realm in adapting Marxism to conditions in China.

  At its Sixteenth Congress the Party establishe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s its guide and made the strategic decision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congress,

 the Central Committee convened seven plenary sessions,

 at which it made decisions on and arrangements for major issues of overall significance such as deepening institutional restructuring,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 of the Party,

 drawing up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2006-10) ,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it formulated and applie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major strategic thoughts.

 All this helped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score great new achievements.

  Economic strength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economy sustained steady and rapid growth.

 The GDP expanded by an annual average of over 10%.

 Economic performanc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national revenue rose markedly year by year,

 and prices were basically stable.

 Efforts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yielded solid results,

 an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became more balanced.

 The endeavor to make China an innovative nation registered good progress,

 with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the country" s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Notable achievements were sco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energy,

 transpor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and other key projects.

 Manned spaceflights were successfully conducted.

 Fresh progress was registered in energy,

 resource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2001-05)

 was fulfilled successfull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venth is in smooth progress.

  Major breakthroughs were made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mprehensive reforms in rural areas gradually deepened;

 agricultural tax,

 livestock tax and taxes on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rescind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policies were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to support and benefit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Significant headway was made in reform of the state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anking,

 public finance,

 taxation,

 investment,

 pricing,

 and the system for mana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on-public sector of the economy grew stronger.

 A sound market system was being put in plac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continued to improve,

 and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was accelerated.

 The total volum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creased sharply.

 Solid steps were taken in implementing the "go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open economy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oth urban and rural income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most families had more property than before.

 The system of subsistence allowances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as basically in place,

 guaranteeing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for the poor.

 Residents improved their consumption patterns,

 had increasingly better food,

 clothing,

 housing,

 transport and other daily necessities,

 and enjoyed markedly improved public services.

  Fresh progress was registered in improving democracy and the legal system.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progressed steadily.

 Constant improvement was made in the system of people" s congresses,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and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Primary-level democracy increased its vitality.

 The cause of human rights witnessed sound development.

 The patriotic united front grew stronger.

 A socialist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basically in place.

 The rule of law was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a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continued to deepen.

  A new situation was created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made steady headway and marked achievements were scored in the Project to Study and Develop Marxist Theory.

 Extensive efforts were made to raise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and the whole of society became more culturally advanced.

 Cultural restructuring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cultural programs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people enjoyed a richer cultural life.

 Fresh progress was made in public fitness program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eded in an all-round way.

 Education of various kinds and at different levels developed rapidly.

 Free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made available in all rural areas.

 More job opportunities were create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as strengthened.

 The battle against SARS came to a great victory.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 and basic medical care constantly improved,

 contributing to better health of the people.

 Social management improved step by step.

 Social stability was ensured and the people lived and worked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Historic achievements were sco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ed forces.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accelerated.

 The armed forces were reduced by 200, 000 troops.

 Efforts were intensified in all respects to make the armed forces more revolutionary,

 modernized and standardized,

 which notably increased their capacity to accomplish their historical missions at this new stage in the new century.

  Work related to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ffairs was intensified.

 Hong Kong and Macao maintained their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and developed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with the mainland.

 Political par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started communication,

 and cross-Straits visits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reached a new high.

 The Anti-Secession Law was enacted to resolutely safeguard China" 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all-directional diplomacy.

 Pursuing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China energetically carried out diplomatic activities,

 enhance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various fields and played a major constructive rol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is created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great new undertaking to build the Party made solid progress.

 Endeavors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s governance capability and vanguard nature were intensified.

 Efforts to make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d arm Party members with the achievements proved successful.

 The campaign to educate Party members to preserve their vanguard nature yielded substantial results.

 Intra-Party democracy continued to expand.

 Major headway was made i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s leading bodies and the ranks of its cadres,

 and especially in educating and training cadres.

 Work in relation to talented personnel was strengthened.

 Efforts were stepped up to reform the cadre and personnel system and make innovations in the or...

篇四: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工作报告(全文)

  同志们, 现在, 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 标,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 机遇大于挑战。

 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 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为贯彻十六大精神, 中央召开七次全会, 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制定“十一五”规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 物价基本稳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 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

 能源、 交通、 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

 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取得新进展。

 “十五”计划胜利完成, “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 农业税、 牧业税、 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和金融、 财税、 投资、 价格、 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 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城乡 居民收入较大增加, 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城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 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基层民主活力增强, 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 行政管理体制、 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 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 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就业规模日益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 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逐步完善, 社会大局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 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顺利完成, 军队革命化、 现代化、 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 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香港、 澳门保持繁荣稳定, 对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 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 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良好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

 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

 党内民主不断扩大。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 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认识到, 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突出的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城乡 和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教育卫生、 居民住房、 安全生产、 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 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 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 奢侈浪费、 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总起来说, 这五年, 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 是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五年来的成就,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代表中共中央, 向全国各族人民, 向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 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 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 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八年, 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 谱写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中国人民的面貌、 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升级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确保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要永远铭记,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 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吹响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创立邓小平理论, 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在国内外政治风波、 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 依靠党和人民, 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 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扬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精神,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着力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农村到城市、 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 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 从东部到中西部, 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今天, 一个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带领人民艰苦

 奋斗, 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 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 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发展, 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 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 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 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

篇五:十七大报告

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报告, 四月十四日通过)

 林彪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将是一次在我党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代表大会。

  我们这次代表大会, 是在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时刻召开的。

 这个伟大的革命风暴, 摧毁了以叛徒、 内奸、 工贼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揭露了以刘少奇为总代表的党内一小撮叛徒、 特务、 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粉碎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 大大地加强了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 大大地加强了我们的党, 从政治上、 思想上、 组织上为这次代表大会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一、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准备

 我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大规模的、 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

  毛主席曾经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这场大革命的必要性:

 “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建设社会主义, 是完全必要的, 是非常及时的。

 ” 为了充分认识毛主席这个科学的论断, 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

  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久, 一九五七年, 毛主席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这部伟大著作, 继《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之后, 全面地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矛盾、 阶级和阶级斗争,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

 它象光芒万丈的灯塔, 照耀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航向, 也为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毛主席的伟大历史贡献, 就需要简略地回顾一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

  一八五二年,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

 “在我以前很久, 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 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

 (1 )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 )

 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 )

 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 中文版, 第六十三页)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使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 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 恩格斯为此而奋斗了一生。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 第二国际的那些党, 除了列宁领导的布尔塞维克党以外, 几乎全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 继承、 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斗争的焦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

 列宁在痛斥老修正主义者的时候, 多次指出:

 “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 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 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 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 (《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二十五卷, 第三百九十九页)

  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根据他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实践, 看出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和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

 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 剥削者就必然存着复辟希望, 并把这种希望变为复辟行动” (《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二十八卷, 第二百三十五页)

  列宁指出:

 “资产阶级的反抗, 因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个国家内)

 而凶猛十倍。

 它的强大不仅在于国际资本的力量, 不仅在于它的各种国际联系牢固有力, 而且还在于习惯的力量, 小生产的力量。

 因为, 可惜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小生产,而小生产是经常地、 每日每时地、 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列宁的结论是:

 “由于这一切原因, 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 。

 (《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三十一卷, 第六页)

  列宁还指出了“新的资产阶级” 正在“从我们苏维埃的职员中间产生出来” 。(《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二十九卷, 第一百六十二页)

  列宁指出复辟的危险还来自资本主义的包围:

 帝国主义国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进行它们所说的武装干涉, 也就是扼杀苏维埃政权。

 ” (《列宁全集》 中文版,第三十一卷, 第四百二十三页)

  苏修叛徒集团彻底背叛了列宁的这些光辉的教导。

 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之流, 都是早就隐藏在苏联共产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他们一上台, 就立刻把资产阶级的“复辟希望” 变成“复辟行动” , 篡夺了列宁、 斯大林的党, 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和平演变” 成为黑暗的法西斯主义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毛主席同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毛主席全面地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早在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即一九四九年三月, 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

 在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之后,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斗争的中心仍然是政权问题。毛主席特别提醒我们:

 “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 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 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拚死的斗争, 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

 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 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 毛主席预见到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向全党提出了在政治、 思想、 经济、 文化、 外交领域中向帝国主义、 国民党、 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战斗任务。

  我们党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 根据毛主席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进行了紧张的战斗。

 到一九五六年, 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继续前进的紧要关头。

 毛主席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修正主义的猖狂和我国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这部伟大著作中, 提醒全党:

 “在我国, 虽然社会主义改造, 在所有制方面说来, 已经基本完成” , “但是, 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是存在, 资产阶级还是存在, 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

 ” 针对刘少奇在一九五六年提出的所谓“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 现在已经解决了” 的谬论, 毛主席特别指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 还是长时期的, 曲折的, 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 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中,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还必须继续革命。

  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 率领广大群众, 按照毛主席指出的这个方向,继续进行了伟大的斗争。

 从一九五七年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 到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揭露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斗争; 从关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大辩论, 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两条路线的斗争; 斗争的中心, 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 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还是复辟资产阶级专政的问题。

 (⑴⑵)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每一个胜利, 党发动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每一个重大战役的胜利, 都是粉碎了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右的或形“左” 实右的修正主义路线, 才取得的。

  现已查明, 刘少奇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叛变投敌, 充当内奸、 工贼,是罪恶累累的帝国主义、 现代修正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 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总代表。

 他有一条妄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 使中国变成帝国主义、 修正主义殖民地的政治路线。

 他又有一条为他的反革命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路线。

 多年来,刘少奇招降纳叛, 搜罗了一帮子叛徒、 特务、 走资派, 他们隐瞒了自己的反革命的政治历史, 互相包庇, 狼狈为奸, 窃取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单位的领导权, 组成了一个地下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对抗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

 他们同帝国主义、 现代修正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着, 起了美帝、 苏修和各国反动派不能起的破坏作用。

  一九三九年, 当毛主席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正在蓬勃发展时, 刘少奇抛出了他的黑《修养》 。

 这本书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

 它根本不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谈如何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不谈武装夺取政权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理, 而要共产党员离开伟大的革命实践去搞什么唯心主义的“修养” , 实际上是要共产党员“修” 成向帝国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专政屈膝投降的奴才。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正当美帝国主义武装蒋介石反革命军队, 准备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时候, 刘少奇适应美蒋反动派的需要, 抛出了所谓“中国走上了和平民主新阶段” 的投降主义路线, 反对毛主席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 壮大人民力量, 在我们党的领导下, 打败侵略者, 建设新中国” 的总路线和对美蒋反动派的进攻采取“针锋相

 对、 寸土必争” 的方针, 鼓吹什么“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变为非武装的、 群众的议会的斗争” , 要取消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把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八路军、 新四军“统一” 为蒋介石的“国军” , 并且要把党领导的工农子弟兵大量复员, 妄图从根本上取消人民军队, 断送中国革命, 把中国人民用鲜血夺回的胜利果实双手捧给国民党。

  一九四九年四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 刘少奇却跑到天津, 一头栽进资本家的怀抱。

 他疯狂地同刚刚开完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所决议的对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利用、 限制、 改造的方针相对抗,他大肆鼓吹“今天中国资本主义还是在年青时代” , 要无限制地“大发展” , “今天资本主义剥削不但没有罪恶, 而且有功劳” , 厚颜无耻地吹捧资产阶级“剥削的越多功劳越大” , 大肆吹嘘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论, 妄图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

  总之,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 刘少奇一伙都猖狂地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进行反革命阴谋破坏活动。

 但是, 既然他们是反革命, 他们的阴谋就不能不暴露。

 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 特别当苏修伙同美帝国主义、印度等国的反动派, 大规模反华的时候, 他们就更加猖狂起来了。

  毛主席最早察觉了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阴谋的危险性。

 在一九六二年一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毛主席提出了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的问题。

 在一九六二年八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九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 毛主席更加完整地提出了我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毛主席提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 还存在着阶级、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要提高警惕。

 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不然的话, 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就会走向反面, 就会变质, 就会出现复辟。

 我们从现在起, 必须年年讲, 月月讲,天天讲, 使我们对这个问题, 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毛主席提出的这条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 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接着, 一九六三年五月, 毛主席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 (即《十条》 )

 , 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

 毛主席又向全党发出了警告:

 如果忘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忘记了无产阶级专政, “那就不要很多时间, 少则几年、 十几年, 多则几十年, 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 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 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

 请同志们想一想, 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 毛主席已经把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更加鲜明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了!

  所有这些警告和斗争, 并没有也不可能丝毫改变刘少奇一伙反动的阶级本性。

 一九六四年,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 刘少奇跳了出来, 镇压群众, 包庇走资派,并且公开地攻击毛主席倡导的对社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已经“过时” 了, 胡说什么不执行刘少奇的路线就“没有资格当领导” 了, 他们急不可待地要复辟资本主义。

 一九六四年底, 毛主席召集了中央工作会议, 主持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 (即《二十三条》 )

 , 痛斥了刘少奇形“左” 实右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批判了刘少奇的所谓“党内外矛盾交叉” 、 “四清四不清的矛盾” 等奇谈怪论,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次运动的重点, 是整党内那些走

 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毛主席总结国内和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得出的这个新结论, 拨正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航向...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报告 十七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