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仟文档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整改报告 >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免费下载(1合集)

时间:2023-05-19 10: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免费下载(1合集),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免费下载(1合集)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一

组长:
组员:

一、实验要求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玻片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用具

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四、方法与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

1、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峡谷旁。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二

练 习 使 用 显 微 镜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显微镜、e字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先低后高)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1

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思考回答:

1、在进行低倍镜观察时,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什么地方?为什么?

2、光线较暗时,应选用反光镜的平面还是凹面?

3、怎样计算出视眼中的图像的放大倍数?

4、若视眼中“e”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到视眼中央?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三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2、学会进行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种子100粒、5个能盖紧的罐头瓶、小勺一个、餐巾纸10张、标签纸5张

提出问题:光的强弱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水的多少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吗?温度的高低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空气的流通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

做出假设:光的强弱、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定计划:准备100颗绿豆种子,5个有盖的瓶子,10张纸巾,5张便利贴。1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2号瓶的水不但能湿透纸巾,而且能把种子淹没,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3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用盖子把瓶子盖上,使瓶子空气不能流通;
4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冰箱里,尽量使瓶子里的水不结冰;
5号瓶不放水,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实施计划:每天都进行实验并观察5个瓶子有什么变化,再把每天的变化都纪录下来。

分析结果:1号瓶大部分能发芽;
2号瓶的种子皮破了,但不能发芽;
3号瓶只有少许发了芽;
4号瓶和5号瓶没有发芽

得出结论:想要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适宜的光度;
需要适量的水分,温度也要控制好,空气的流通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没有光度、水分和温度大,相对来说,空气流通的影响较小。

这个实验很简单,我们在做实验要分以上几步完成,就会很容易的完成实验。

1、根据你的问题和假设,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xx每组应有多少粒种子?xx每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2、对照组应提供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应该如何?

3、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与对照组相同?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四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格遵守实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实验器具开玩笑。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必须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
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须“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立即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实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须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做出客观结论。

实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实验结果。实验完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10.实验完毕,个人应将试剂、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刷洗干净归置好,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生则要认真负责整个实验室的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整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的安全等,并严格执行值日生登记制度。

实验报告通过分析总结实验的结果和问题,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习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

1.实验报告应该在专用的生化实验报告本上、按上述格式要求书写。

2.实验报告的前三部分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与操作步骤)要求在实验课前预习后撰写,作为实验预习报告的内容。预习时也要考虑并设计好相应实验记录的表格。

3.每项内容的基本要求

(1)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的原理,涉及化学反应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实验材料:应包括各种来源的生物样品及试剂和主要仪器。说明化学试剂时要避免使用未被普遍接受的商品名和俗名。试剂要标清所用的浓度。

(3)实验步骤:描述要简洁,不能照抄实验讲义,可以采用工艺流程图的方式或自行设计的表格来表示,但对实验条件和操作的关键环节应写清楚,以便他人重复。

(4)实验记录:包括主要实验条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中的原始数据。

(5)结果(定量实验包括计算):应把所得的实验结果(如观察现象)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对比,尽量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实验的结果,如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的比较表等(有时对实验结果还可附以必要的说明)。

(6)讨论:不应是实验结果的重述,而是以结果为基础的逻辑推论。如对定性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应有中肯的结论。还可以包括关于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和有关实验的一些问题,对实验异常结果的分析和评论,对于实验设计的认识、体会和建议,对实验课的改进意见等。

(7)结论:一般实验要有结论,结论要简单扼要,说明本次实验所获得的结果。

1.实验预习报告内容(30分)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应预习实验,并书写预习报告。实验预习报告应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实验原理(10分):要求以自己的语言归纳要点;
②实验材料(5分):包括样品、试剂及仪器。只列出主要仪器、试剂(常规材料不列);
③实验方法(15分):包括流程或路线、操作步骤,要以流程图、表格式给出要点,简明扼要。依据各部分内容是否完整、清楚、简明等,分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项目完整,能反映实验者的加工、整理、提炼。

合格:较完整,有一定整理,但不够精炼。

不合格:不完整、缺项,大段文字,完全照抄教材,记流水账。

实验预习报告不合格者,不允许进行实验。该实验应重新预约,待实验室安排时间后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记录内容(20分)

实验记录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实验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主要实验条件(如材料的来源、质量;
试剂的规格、用量、浓度;
实验时间、操作要点中的技巧、失误等,以便总结实验时进行核对和作为查找成败原因的参考依据);
②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加入试剂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原始实验数据:设计实验数据表格(注意三线表格式),准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记录测量值时,要根据仪器的精确度准确记录有效数字(如吸光值为0.050,不应写成0.05),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实验记录应在实验过程中书写;
应该用钢笔或者圆珠笔记录,不能用铅笔。记录不可擦抹和涂改,写错时可以准确划去重记。记录数据时请教师审核并签名。

实验记录分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如实详细地记录了实验条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及实验中的原始数据(如三次测定的吸光度值)等;
实验记录用钢笔或者圆珠笔记录,没有抹擦和涂改迹象。书写准确,表格规范(三线表)。有教师的签字审核。

合格:记录了主要实验条件,但不详细、凌乱;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不细致;
原始数据无涂改迹象,但不规范。有教师的签字审核。

不合格:记录不完整,有遗漏;
原始数据有抹擦和涂改迹象、捏造数据(以0分计);
图、表格形式错误;
用铅笔记录原始数据;
无教师的签字审核。

若记录的结果有怀疑、遗漏、丢失,必须重做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3.结果与讨论(45分)

(1)数据处理(5分)

对实验中所测得的一系列数值,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数据处理时,要根据计算公式正确书写中间计算过程或推导过程及结果,得出最终实验结果。要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单位(国际单位制)。经过统计处理的数据要以x〒sd表示。可分成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处理方法合理,中间过程清楚,数据格式单位规范。

合格:处理方法较合理,有中间计算过程;
数据格式单位较规范。

不合格:处理方法不当;
无中间过程;
有效数字的位数、单位不规范。

(2)结果(20分)

实验结果部分应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处理的最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比对,以列表法或作图法来表示。同时对结果还可附以必要的说明。

要注意图表的规范:表格要有编号、标题;
表格中数据要有单位(通常列在每一列顶端的第一行或每一行左端的第一列)。图也要有编号、标题,标注在图的下方;
直角坐标图的纵轴和横轴要标出方向、名称、单位和长度单位;
电泳图谱和层析图谱等要标明正、负极方向及分离出的区带、色带或色斑的组分或成分。电泳结果还要标记泳道,并在图题下给出泳道的注释;
要标出分子量标准的各条带的大小。并且注意需要结合图表对结果进行较详细的解释说明。

可分成以下三个等级给分。

优秀:实验结果有归纳、 解释说明,结果准确,格式规范。

合格:堆砌实验现象、数据,解释说明少。

不合格:最终实验结果错误且无解释说明,图表、数字不规范。

(3)讨论(20分)

讨论应围绕实验结果进行,不是实验结果的重述,而是以实验结果为基础的逻辑推论,基本内容包括:①用已有的专业知识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的各种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解释,说明实验结果,重点阐述实验中出现的一般规律与特殊性规律之间的关系。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五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六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

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一直观认识。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
鸡血红细胞;
蚕豆叶片横切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
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载玻片;
盖玻片。

(一)细胞形态观察

l、动物细胞的观察

(1)人肝细胞切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观察血细胞的组成;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

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

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分度模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进行调焦),使两尺左边的一直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

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 × 10

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1、目镜校正: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17/70=0.24

2、细胞大小的测量:

五、作业与思考:

1、血细胞按含量高低,主要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形态见下图。

2、植物细胞一般比动物细胞大一些。形态图见下。

3、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定的细胞大小基本一致,但有一些偏差。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同等实际距离下的两点视野距离更大,而更容易测量准确。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七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及其他细胞装片。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最后整理器材。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

2、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须同时睁开。

3、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

4、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5、显微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利用教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细胞装片,以供学生操作、观察,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使学生在实验中经历调节显微镜的焦距的过程,从而熟练掌握教学教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八

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

(见书p47)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为什么?

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5℃)?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九

1. 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 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

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

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

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为什么?

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十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各有什么不同。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正确使用显微镜。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洋葱。问: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用显微镜来观察能看到些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师讲解并演示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方法与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小刀在洋葱鳞叶片内壁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取下“井”中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如水不足,可沿盖玻片边缘滴加;
若水分过多,可用吸水纸吸掉;

(4)从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在盖玻片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做成可进行观察。

2、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制玻片标本(最好制三份装片,便于下面的对比观察),教师巡视指导(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内容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2、再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内容画到科学记录本上。

3、学生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到什么?它们有何不同?

4、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出示显微镜,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简介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每5人一组操作熟悉显微镜。

(2)、各组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师操作演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生一步步跟着操作。)

(3)、学生观察、记录、描画洋葱表皮细胞。教师巡视指导,各组的实验组长监督组员操作是否规范,要求每个人都要操作、都要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进行交流。组长将大家在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上。

5、全班交流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1)各组推荐发言代表谈自己的发现。

(2)各组将所画的观察结果向全班展示。

(3)交流讨论评价。

6、师小结:我们发现放大镜比肉眼、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更清楚。我们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的,而且大多呈长方形,外为细胞壁,内为无色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师一边描述一边画洋葱细胞简图)

四、实验结束。

回收实验器材,整理实验桌。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十一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十二

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分升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蔗糖溶液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1.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为什么?

3.画一个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到经过0.3g/ml蔗糖溶液处理,再经过清水处理的细胞变化的一系列模式图。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十三

<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六、讨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十四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十五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材料用具:

显微镜、e字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描述同一种组织中细胞的共同特点;

3.描述不同组织中细胞形态上的不同之处;

4.根据观察,概述组织的共同特点,形成组织的概念。材料器具:

显微镜;
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上皮组织玻片;
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等肌肉组织玻片;
骨、软骨、血液、韧带、肌腱、脂肪等结缔组织玻片;
神经组织的玻片。

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1.上皮组织一般都分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想一想,上皮组织有什么主要的功能?

2.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这种功能相适应?3.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组织下定义。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一眼注视目镜内,一眼睁开,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通过目镜看到白亮视野后并报告教师。

1、把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接近涂片。

3、一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报告老师。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四、整理

1、取下涂片并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

3、取放、组装、调试显微镜

4、取放显微镜的步骤、方式是否正确;
组装、调试显微镜的方法是否科学。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并在尾鳍上放载玻片。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1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箱。

2将培养皿、滴管等冲洗干净并清洁实验桌面。

1、是否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2、是否露出小鱼的口和尾部。

3、小鱼的尾鳍是否平贴在培养皿上。

4、是否在小鱼的尾鳍上放载玻片。

5、是否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6、是否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

7、实验后是否将小鱼放回鱼缸

引课:提起鱼,大家都不陌生,鱼在水中能自由自在的游动,既能向前游动,又能上浮,下潜,还能转弯以及停留在一定的水层。那么,鱼在游泳中各种鳍起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方法一:模型模拟法(当不能用直接实验法做实验时,可以用模拟实验代替实验法,即用模型代替实验对象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的缺点是:其研究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一般来说模型与实验对象的相似程度越高,实验的效果越好。)

方法二:剪除鱼鳍法(太残忍)

方法三:捆扎鱼鳍法注意事项:(对实验材料用具的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如对鱼体大小的选择,捆绑鱼体的夹板和线绳的选择等。经实践证明鱼体大小以6~10cm长为宜,捆绑鱼鳍用纱布较佳,捆绑鳍用轻且不易滑脱的材质为宜,如用轻的木片、塑料片等。要鼓励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时,应引导学生想办法只对单一因素进行观察,而限制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分别探讨某一种鳍对鱼的作用,并作好实验记录。)下面我们就来开始我们的探究过程:

鱼在游泳时,胸鳍、背鳍、尾鳍分别起什么作用

鱼在游泳时,胸鳍、背鳍起平衡鱼体的作用,其中胸鳍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能防止鱼体侧翻;
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决定运动的方向。

实验材料及用具:四个玻璃缸、四条大小相同的鲫鱼、轻的木片或塑料片、细绳子、纱布。

1、在四只大玻璃缸上分别标上a、b、c、d,然后注水,水的高度为缸高的三分之二左右。

2、对三条鲫鱼做如下处理:

用木片和绳子缚住第一条鲫鱼的胸鳍后放入a缸用木片和绳子缚住第二条鲫鱼的背鳍后放入b缸用木片和绳子缚住第三条鲫鱼的尾鳍后放入c缸第四条鲫鱼做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放入d缸

3、观察四条鲫鱼的运动情况

现象:

a缸中的鲫鱼能够向前运动,但左右摇摆不定,不能转向,不能掌握平衡。

b缸中的鲫鱼能够向前运动,但鱼体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

c缸中的鲫鱼能保持鱼体平衡,但基本上没有前进。

d缸中的鲫鱼既能平衡身体,又能自由自在向前游动。

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

腹鳍起到稳定流经身体的水流的作用,也有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 合集 实验 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免费下载(1合集) 2023年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免费下载(15篇)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学生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