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5篇
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5篇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ournalOfContinuingHigherEducationV01.28No.4J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rnal OfConti nui ng Hi gher Educati onV01.28No.4J ul y 2015● 综述●新常态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学术论坛暨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综述罗建婷,张蕾(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2015年4月27日--28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学术论坛会暨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于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以“ 新常态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 为主题,从7个专题报告入手,延伸到“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 、“ 成人教育学学位点建设” 、“ 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 远程与区域性成人继续教育发展” 等四个方面,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揭开了成人教育学在新常态背景下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新成长,从而成就成人教育事业的大格局。关键词:新常态;成人教育学;成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87( 2015) 04-0070-042015年4月27日至28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首届学术论坛会暨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国内20个省市63家单位18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成人教育学各学位点的研究生导师代表、期刊社代表以及在读研究生代表。本次会议的研究主题是“ 新常态下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郑树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原会长、顾问朱新均,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谢国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左和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玉保,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吴照云,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胡永红,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忠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理事长黄健,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等。本次论坛由大会主题发言和分论坛研讨组成,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朱新均顾问等7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人员贴近实际,求同存异,各抒己见。一、共话“ 新常态” ——围绕主题。专题报告精彩纷呈本论坛的主题为“ 新常态背景下成人继续教收稿日期:2015.01.16作者简介:罗建婷,江西赣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蕾,贵州六盘水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成人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万方数据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rnal of Conti nui ng Hi gherEducati onVoI.Z8No.4J ul y 2015育改革发展” ,旨在贯彻“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并呼应当下“ 互联网+” 时代的热潮,从而推动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学全方位转型升级,以及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学专业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建设学习型城市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主题报告中,朱新均顾问作了题为《四个全面视野下成人继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的发言,阐述了党中央提出“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相关内容,并指出成人继续教育为“ 四个全面” 服务的着力点应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成人继续教育体系;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事业;以校企结合和教研结合为突破,创新成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张少刚副书记则在新常态背景下以开放在线教育的发展视域为基点,提出在“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可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平台的新思路。吴照云副校长在题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新发展》的主题发言中总结了30所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院校的丰硕成果,并强调应在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着重把握继续教育的定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记肖菲作了题为《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与思考》的发言,从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新时代的培养思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分享。辽宁教育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潘士君介绍了辽宁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以及区域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汪国新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养护: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常态之一》为题,与参会代表分析了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共同学习已成为社区教育的主流,社区共同体的培育与养护将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常态之一。南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郭华在《新常态背景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思维》的主题发言中,一方面鲜明阐释了新常态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表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新发展是新常态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上各位专家代表围绕新常态背景下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发展、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其他成人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等分主题展开的全方位、新视角的深度解析,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二、共探“ 新问题” ——各抒己见。论坛研讨求同存异( 一)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与探索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需求,也不断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比如管理体制滞后、自身定位模糊、生源不稳定、课程资源不足、教师“ 质” 与“ 量” 的问题等。浙江师范大学陈明昆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谢琴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吴梦文、江西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游卫平、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尹增德、温州大学成人( 继续) 教育学院教师白炳贵等来自各院校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其所在单位的情况,分享了各自在发展探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结构的问题,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周运锦教授提到,目前这个领域还缺乏正式文件来明确规范成人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结构,使得成人继续教育很多工作无法有序地推进,继续教育学院在实行“ 管办合一”或“ 管办分离” 时存在一种情况,即自身角色介于机关、职能部门、学院之间以致难以定位自身职权。尹增德院长指出,继续教育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作为管理部门没有行使相应职权,而作为二级学院又存在职能不健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应对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加以整合的思路。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问题,游卫平院长认为目前我国的成人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 只要文凭不管教学” 的情况,他还强调在终身教育发展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教学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周运锦教授指出,在提供成人高等教育服务时,需对服务本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认清在为成人提供继续教育时主要追求的是经济价值还是公共价值。谢琴副研究员认为,我们应该重新找回成人教育的精神内核以提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万方数据
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mal ofConti nui ng Hi gherEducati onV01.28No.4J ul y 2015教育的质量。此外,与会代表还就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革新、师资建设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周运锦教授指出,传统的面授课程已经难以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众多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也给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难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校需要通过对外购买、自主开发或与其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来解决。吴梦文副院长在分析“ 成人教育边缘化” 问题中强调,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苦练内功,积极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与教师队伍。白炳贵老师介绍了其所在院校结合当地发展特点,积极与行业、研究所合作并开设特色班的实践经验。( 二) 成人教育学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自上世纪90年代年以来,成人教育学学位点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有到优的过程,成人教育学学科点的发展离不开各学位点成人教育专业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与坚持。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等硕士点培养院校分别介绍了各学位授予点的情况,并围绕成人教育学学科名称、专业概念、硕士生培养、学科发展和教师团队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关于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名称及专业概念的认识,福建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吴锦程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史志谨教授认为,成人教育学学科概念的清晰界定对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在缺少严谨的学术探究的基础上,随意加以“ 继续” 或“ 高等继续” 的头衔,容易带来专业概念在名称和内容上统一性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频繁或随意地对学科及专业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成人教育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问题,吴锦程研究员提出,在我们培养学生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史志谨教授强调,不管学科怎么发展,课程质量都是核心,这就需要健全的制度来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华东师范大学朱敏老师指出,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薄弱且社会阅历不足,以致学生存在进入专业情境较慢以及专业涵养不够的情况。华中师范大学黄一璜老师则从基础性和拓展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学生跨专业学科背景使得研究生进入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阶段会出现基础性知识缺失的问题;在拓展性方面,学科的交叉性对学生素养的要求也更加全面而复杂,因此,我们需要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学习的同时培养其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不仅如此,还要增加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拓展训练。关于学科自身发展和教师团队建设的问题,吴锦程研究员提到,成人教育学教师队伍的构成有一定的特殊性,改行和兼职的老师较多,此外在学科建设上有些学校学位点还存在“ 只申不养” 的情况。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聂琴教授对此也指出,教师团队的不稳定将不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她还提到,今年的硕士点评估要求学科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团队和研究成果,这就对学位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学科及导师的发展路径。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家开放大学老师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在成人教育发展中的运用,并认为这将给成人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华中师范大学黄一璜老师提出,学科建设需要注重学科、学位点的品牌效应,例如曲阜师范大学虽然是少数不在中心城市的学府,但其良好的品牌效应及学科传承使其在专业发展中颇具影响力。在研究生学术论坛交流上,各专家领导及各院校单位的教师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展开了精彩的交流。叶忠海教授强调,我们要建立学科自信,其中包括专业自信、理论自信与对研究方法的自信。谢国东副会长谈到,成人教育学的发展源于终身学习的需求,源于持续创新的渴望,并指出成人教育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黄健理事长带着研究生们一起回顾了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历史,面对当下的发展她还提到,成人教育学的发展是长青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在论坛上,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窦刚教授从学科要素、研究要素、研究组织等方面为研究生做了题为“ 学科、问题、方法” 的分享与指导。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奉越副教授则以万方数据
第28卷第4期2015年7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J ournal of Conti nui ng Hi gher Educati onV01.28No.4J ul y 2015“ 访谈法” 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访谈的基本理论、实际操作及其具体运用。华东师范大学张永副教授就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结合自身的研究案例为大家作了深入的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文浩老师则为研究生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内涵与运用,并就研究工具做了具体介绍。( 三) 远程与区域性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与探索新常态背景下的远程与区域性成人院校的发展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有很多发展机遇。远程教育与区域性成人院校论坛在讨论中提出:我们的教育已从学历教育扩展到非学历教育,并将随着终身学习思潮的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迸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与会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远程与区域性成人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新常态激发新思路,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已步入转型阶段,无论是理论体系、发展理念还是实践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特征推动成人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上海开放大学长宁分校校长宋亦芳从社区治理的视角,从街道改革、下放赋权、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社会自治等方面为与会代表介绍了上海社区发展的创新实践,他还提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强化机制,改革社区教育治理体系;二是主动对接,加快教育机构融入步伐;三是顺势而为,提升社区教育社会价值。同时,我们在谋求开拓创新之际,还需要深入到基层各行业,关注到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问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管雷友芳提到,在行业职工培训方面,不仅存在由于管理职权模糊而导致培训难以落实的情况,还有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即当各方在积极推动并提供资源平台时,职工的参与度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此外,与会代表还就政策支持、自身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人交流。北...
篇二: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改革与创新刘英教育部高等教育远程与继续教育处2005年4月 12日概要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一)
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呈稳步发展趋势发展定位准确不断满足社会需求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规模与速度:1999年――2003年68所试点高校注册情况统计表年度1 99920002001200220032004总计总 注册数3. 21 8. 545. 667. 594. 2<90.4229+90. 4<31 9. 4普 通高校0. 32. 11 8. 427. 431 . 6<31 .679. 8+31 . 6<1 1 0. 4中 央电大2. 91 6. 427. 240. 162. 658. 81 49. 2+58. 8=208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学生特点:全部试点高校在职学生占当年学生总数百分比90%97%70%90%94%0%20%40%60%80%100%120%1 999年2 000年2 001 年2 002 年2 003 年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普通试点高校在职学生占当年学生总数百分比49%85%52%35%90%0%10%20%30%40%50%60%70%80%90%100%1 999年2000年2001 年2002年2003年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中央电大在职学生占当年学生总数百分比95%100%94%96%10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 999年2000年2001 年2002年2003年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专业与层次开设153种专业, 合计988个, 覆盖10大学科门类;学历教育占99%, 主要层次是高起专、 专升本、 高起本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举办非学历网络教育项目 210个, 达18万多人;截至2003年底, 毕业生1. 9万人; 2004年毕业生已达几十万。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各层次在读学生人数统计37673239649622648796242862938656851 273283798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本科第二学位成人高起本成人高起专成人专升本高起本高起专其他研究生课程进修专升本专业硕士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二)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加强。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新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注重资源建设探索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软硬件环境100%互联网和卫星系统78. 1%电话会议系统64. 1%视频会议系统7. 8%视频会议系统78. 1%的试点高校音频会议系统。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软硬件环境67所高校和电大系统累计投入50多亿元, 03年增长了18. 6亿元, 比02年增长了41. 34%。开发各类网络课程、 多媒体课件9338套(个)68所学校已建成网络教学平台136个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三)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措施初见成效。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由教育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高校三级管理体系已经形成。加大对违规办学的查处力度加大对校外学习中心规范管理力度规范了招生工作的管理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明确了网络教育学生的毕业文凭及就业工作政策启动了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有关工作研究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研发并应用 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平台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四)
试点高校积极面向行业高校面向行业、 社区、 基层、 部队办学, 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两个方面探索:
一、 进展情况与政策措施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办学体系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积极发展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统筹协调好规模、 质量、 结构、 效益的关系统筹协调好服务城市、 东部发达地区和农村、 西部边远地区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系统筹协调好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积极发展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规范管理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强化服务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提高质量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改革创新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一)
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管理办法审批办法办学资质认证办法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高校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管理通知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二)
继续加强对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监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启动统考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终结性评估, 研究并启动普通高等学校网教评估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年报年检和抽查制度规范专业审批工作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三)
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进一步推进试点高校的远程和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探索高校远程和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积极推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推进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实现网络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组织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培训工作加强研究工作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四)
稳步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整体改革和规范, 加强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
二、 工作思路及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开展对高等学校各种形式继续教育的政策性调研, 稳步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整体改革创新和规范管理筹备组建远程和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 推进改革与创新
篇三: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程序
一、 学习中心(函授站)
的组织管理程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负责本中心(站)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由学习中心(函授站)
负责人、 教学管理人员、 有关专家教师等组成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指导小组, 主要任务是制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措施;选聘指导教师; 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开题指导、 撰写论文指导、 审查初稿和答辩前指导等环节的工作; 协助学院组织答辩和评审工作。
其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1. 准备工作 学习中心(函授站)
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 根据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安排的说明” 结合本学习中心(函授站)
具体情况, 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计划”,一份上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一份由学习中心(函授站)
存档, 作为检查评估的材料。
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文件, 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
的工作步骤及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和具体要求。
做好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资格工作。
学生在学期间, 累计欠 15 学分以上不允许进入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
2. 选聘指导教师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根据学生的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的研究方向选聘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聘任采取校内聘任与校外聘任相结合的方式, 应选择学术水平高、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或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所聘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
职称、 本科以上(含本科)
学历。
指导教师的聘任必须经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备案。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把选聘的指导教师情况汇总后上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资格审查, 审查通过后确定指导教师。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确定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
3. 组织毕业答辩、 评审 学习中心(函授站)
应协助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毕业答辩, 成立各专业的答辩小组,并将答辩小组成员基本情况汇总上报学院审批。
每个答辩小组至少由四人组成, 答辩小组组长由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指定的教师担任, 其他成员由学习中心(函授站)
根据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要求选聘, 所聘的答辩小组成员至少应具有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
答辩工作主要包括毕业生资格审查、 答辩前的资料准备、 答辩、 成绩评定。
学习中心(函授站)
应提前通知学生答辩时间、 地点, 要求学生按照“答辩须知” 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准备必要的答辩稿和答辩时需展示的图件,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进行答辩。
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情况评定论文成绩, 并填写毕业答辩记录表。
论文的评审工作主要由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组织。
学习中心(函授站)
应根据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要求选聘教师成立评审小组, 并将评审小组成员基本情况汇总上报学院审批,所聘的评审小组成员必须具有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 每个评审小组至少由三人组成。
论文评审结束后, 评审小组填写毕业设计(论文)
评审记录表。
成绩的评定根据“成绩评定” 的有关规定进行。
4. 上报成绩
学习中心(函授站)
根据答辩、 评审记录表整理成绩单并上报, 由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教师对成绩进行复审。
5. 工作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结束后,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要认真进行总结, 并形成书面材料, 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概况、 本届的具体做法及实施效果, 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要求对今后的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安排、 程序提出新思路、 新办法。
各中心(站)的总结一份交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参考、 备案, 以共同促进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优化、改进; 一份由本中心(站)
存档, 作为检查评估的材料。
6. 注意的问题 在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
的工作中,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
应注意:
学生上交的所有毕业设计(论文)
表格, 凡要求签名的地方, 必须有指导教师或学生的亲笔签名; 及时上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其所需的各种材料, 以免耽误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程; 各类毕业设计(论文)
材料须妥善保存; 对教师的指导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认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的工作量是否达标。
二、 指导教师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
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 应认真负责、 精心指导, 要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 标, 要重视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中心(函授站)
辅助指导教师检查、 督促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
教师指导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1. 指导开题
指导教师在了 解学生所从事工作、 个人选题意向后, 适当考虑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 具备的专业知识、 从事课题研究条件和题目 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参照“选题原则与要求” 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 指导学生确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进度、 安排等。
2. 编制任务书
指导教师应认真、 详细填写“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
的课题要求、 研究目标、 内容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进行文献查阅, 帮助制定研究方案, 明确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实验、 上机运算、 制图等的要求、 内容。
指导教师应在学生进入课题研究前填写好任务书发给学生。
3. 检查、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指导教师在学生做课题期间定期检查其进度, 了 解学生课题研究的进展及各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 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提醒和纠正,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对学生完成的论文初稿进行审查、 修改, 检查其书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所做的调查和研究, 其研究结果或得出的结论是否充分、 合理, 论文内容是否完整、 严谨, 论文格式是否规范。
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出论文内容存在的错误和疏漏, 并提出修改意见; 发现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的, 立即让学生修改、 完善。
4. 填写论文评语 学生的论文经修改、 完善后装订成册, 上交指导教师两份, 由指导教师审核并填写评语。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
阶段的研究态度、 工作能力、 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或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价, 写出综合评语。
对提出题目变更申请的学生进行审核, 填写审核意见并签名。
5. 答辩前指导
对于申请毕业答辩的学生, 指导教师应对其进行答辩前指导, 内容包括答辩前学生应准备的资料, 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参加答辩(如是否用多媒体或者挂图, 是否需要演示某些程序等等), 指导学生在答辩时如何陈述论文, 以及在回答评委提问时应注意的事项。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
的完成质量直接负责, 要求聘任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 了解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日程安排, 熟悉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程序, 并依此程序及时给予学生指导、 检查、 督促, 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能按时、 优质的完成。
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程序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的目的是: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中, 应端正学习态度, 严格要求,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 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学生应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 否则将延期毕业。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程序如下:
1. 准备阶段 学生在选课后, 应立即着手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
① 按时参加学习中心(函授站)
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
动员会, 了解毕业设计(论文)
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 认真学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组织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
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 等相关文件。
② 进行调研和专业资料查阅, 根据自己专业知识、 工作内容、 工作条件和个人兴趣, 选择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的研究方向, 初步确定毕业设计(论文)
的题目和主要内容, 以及研究方法、 步骤和措施等。
题目的选择依据“选题原则与要求” 进行。
2. 开题 根据学习中心(函授站)
公布的指导教师及联系方式, 学生应在一周内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 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建议, 确定论文题目, 落实课题的研究目标、 内容, 方法、 步骤和措施等, 并由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书。
学生应按时提交开题登记表, 逾期未交此表或审核未通过的学生, 不允许进入毕业设计(论文)
的下一环节。
3.
免做申请 符合免做条件的学生可以提交书面申请, 具体申请步骤参考 “关于免做毕业设计的说明”。
4. 撰写论文 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开题指导和《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的要求开展设计和研究工作, 并完成论文初稿。
毕业设计(论文)
的时间一般为 12 周(三个月), 学生在设计期间应与指导教师密切联系, 及时向指导教师请教或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5. 提交论文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
完成后, 首先上交指导教师审查、 修改、 写出评语, 整改完成后装订成册, 并在规定时间按照要求提交。
同时选择答辩或评审, 选择提交后不得更改本人已选择的论文答辩或评审形式。
装订成册的论文一式两份, 一份交指导教师留存, 一份交学习中心(函授站)(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形式)。
参加远程答辩的学生还须上交两份书面论文, 由所属学习中心(函授站)
统一上报以备答辩。
6.
题目变更 学生在撰写论文中如果需要变更题目, 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变更。
具体要求及变更方法见“题目变更”。
7. 答辩
若学生申请毕业答辩, 应根据“答辩须知” 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答辩所需的资料准备(包括论文详细摘要, 答辩时所需的挂图、 多媒体制作等), 请教指导教师如何进行答辩, 征询必要的答辩指导或建议。
学生及时查询学习中心(函授站)
的答辩安排时间和地点。
申请答辩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答辩, 陈述论文需条理清楚、 内容完整、 语言流畅, 回答
评委问题时, 不回避、 讲重点, 力求做到真实、 简明、 准确。
8.
其它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或未按指导教师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的, 将推迟并随下届学生答辩或评审。
学生的论文经答辩(评审)
小组评定为成绩不合格后, 须重新研究课题, 完善、 整改论文, 随下届学生补答辩或评审。
学生在学期间, 除毕业论文课程外累计欠 15 学分以上原则不允许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应先重修考试未通过的课程, 尽快补齐学分, 满足条件后再开始做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论文)
工作, 一旦发现套用和抄袭他人成果者, 按作弊论处, 情节严重者, 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四: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学英语》 考试大纲 《大学英语》(A)考试大纲
[2013 年修订版]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重在检验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中自 2004 年 3 月 1 日(含 3 月 1 日 )
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 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英语(A)
"考试大纲适用于英语类专业的高中起点与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考试目标
本考试旨在全面检查现代远程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听、 说、 读、 写、 译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生应扎实地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 具备运用不同的阅读和听力技巧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口头和笔头交际的能力。
听说能力考核暂不列入全国统考范围之内, 由各学校自行组织。
相关要求参见本大纲。
考试内容与要求 【语法】
考生应扎实地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 并能在交际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词汇】
考生应认知 5 000 个单词, 并熟练掌握其中的 2 300 个词及其基本的搭配。
【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 80 个单词。
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
4.
进行有关的判断、 推理和引申;
5.
理解文中的概括性含义;
6.
理解文章的结构及单句之间、 段落之间的关系;
7.
理解作者的意图、 观点或态度;
8.
区分观点、 论点和论据。
【翻译】
考生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难度适中的中文句子翻译成英语。
考生应能:
1.
用正确的语法、 词汇、 拼写、 标点等进行表达;
2.
做到译文通顺、 达意。
【写作】
考生应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长度不少于 150 词的短文。
考生应能:
1.
用正确的语法、 词汇、 拼写、 标点进行表达;
2.
内容切题, 结构严谨, 条理清楚;
3.
遵循文章的一般文体格式;
4.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
【听力】
考生应能听懂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谈话, 平均语速为每分钟 140 个单词。
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要义;
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
了解明确表达的概括性含义;
4.
进行有关的判断、 推理和引申;
5.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观点或态度。
【口语】
考生应能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情景进行对话, 表达个人意见、 观点和态度。考生应能:
1.
根据特定场景进行较为有效、 得体的口头交际;
2.
基本连贯地进行较长的表述;
3.
做到语音、 语调基本正确, 无重大语法错误, 语言较为流畅;
4.
主动交流, 并能恰当地使用交际策略。
试卷结构与题型 部分项目内容题型题量分值总分时间(分钟)
I 阅读理解 2 篇短文, 每篇 5 道题单项选择1022025II 词汇与结构 10 个单句单项选择 1022020 完型填空 1 篇短文完型 10220III 汉译英 4个句子翻译 452020IV 写作 1 篇作文命题作文 1202025 总计 3510090 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为机考闭卷考试, 满分为 100 分, 时间为 90 分钟。
题型示例
大学英语(A)
模拟试卷
Information for the Examinees:
This examination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y are: Section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 points,
25 minutes)
Section II
Vocabulary and Grammar (40 points,
20 minutes)
Section III
Translation (20 points,
20 minutes)
Section IV
Writing (20 points,
25 minutes)
The total score for this examination is 100.
The time allowed for this examination is 90 minutes.
Section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 points]
Instructions: > This section will take approximately 25 minutes.
>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part.
Part 1:
Questions 1-5 are based on this part.
(10 point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A,
B,
C and D.
Manhattan Island is the oldest and most important of the five boroughs that make up New York City.
It is 21. 7 kilometers long and 3. 8 kilometers wide at its widest point.
It contains New York" s tallest buildings as well as some of the largest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the most famous financial and theater distri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skyscrapers and Central Park,
the old and the new,
the best and the worst.
It is like no other big city.
It is unique.
To understand Manhattan,
we must know something of its early history: its early days of Dutch colonists and English settlers;
the waves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an immigrants who arrived at its shores; the African-Americans who moved north after the Civil War; recent immigrants from China and other parts of Asia;
and young people who go to New York from all over America.
It is a mix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hopes and fears.
The United States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 and no other city displays this fact as well as New York City.
From Chinatown and Little Italy to Harlem,
New York is a place where communities take pride in retaining their ethnicity.
Most immigrants went to America with very little money.
America gave them hope and a new beginning.
Millions of immigrants have prospered in America.
On July 4,
1884,
the people of France gave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a symbol of friendship,
a statue sculptured by Frederic Auguste Bartholdi.
This statue was placed on an island in New York Harbor.
It is 46 meters high and was the first sight immigrants saw as they came into New York City by ship.
It is known as the Statue of Liberty.
On the statue is a poem written by Emma Lazarus.
This poem sums up the American tradition of accepting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It reads as follows:
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
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
The wretched refuse of your teeming shore.
Send these,
the homeless,
tempest-tossed to me,
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
1.
What was the first sight immigrants on incoming ships saw as they entered New York Harbor? A.
Chinatown.
B.
Central Park.
C.
Harlem.
D.
The Statue of Liberty.
2.
Emma Lazarus"
poem say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_________________.
A.
where poor and unfortunate people are welcome B.
where there is fortune for people coming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C.
where there is garbage and litter on the shore D.
where there is a big light for people to get together .
.
5.
Part 2:
Questions 6- 10 are based on this part.
(10 point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A,
B,
C and D.
(题型示例参见 Part 1)
6.
.
.
10.
Section II:
Vocabulary and Grammar
[40 points]
Instructions: > This section will take 20 minutes.
> 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is section.
Part 1:
Questions 11- 20 are based on this section.
(20 points)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A,
B,
C and D.
11.
Mary did her work ______ the manager had instructed.
A. as A.
until B.
when C.
though
12.
The boss gave orders that nothing ________ touched until the police arrived here.
A.
should be B.
ought to be C.
must be D.
would be
13.
_________ of the twins went out of town because I saw both at my brother" s party last night.
A.
None
B.
Both C.
Neither D.
All .
.
.
20.
Part 2:
Questions 21 - 30 are based on this section.
(20 point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fill in each blank by choosing the best answer from A,
B,
C and D.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to install burglar alarms in their houses if they want to get insurance.
Insurance companies _______ (21)
people in certain areas to install the alarms before they will give them insurance for the past year.
This is ________ (22)
to increasing crimes in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
This can be a problem for people who are struggling to make _______ (23)
ends meet.
The alarms,
_________ (24) can be very expensive,
need to be installed by an electrician.
It is
_______ (25)
that 20% of homes have alarms installed,
and another 20% of people plan to have them installed,
but have not installed them yet.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______ (26)
people to install the alarms on all doors and windows. . . .
21. A.
have been asking
B.
have been asked
C.
had been asking
D.
had been asked
22. A.
caused
B.
because
C.
due
D.
resulted
23. A.
/ (不用填)
B.
the
C.
all
D.
their
24. A.
who
B.
that
C.
where
D.
which
25. A.
estimate
B.
estimating
C.
estimated
D.
being estimated
26.
A.
warned
B.
told
C.
suggested
D.
reminded .
.
.
30.
Section III:
Translation
[20 points]
Instructions: > This section will take 20 minutes.
> There are FOUR sentences in this part.
Questions 31-34 are based on this section.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31.
我选择网络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其灵活性。
32.
我已经认真考虑过你提出的建议。
33.
34.
Section IV:
Writing
[20 points]
Instructions: > This section will take 25 minutes.
> Your essay should be no less than 150 words.
You are supposed to have witnessed a bag snatch and you need to describe it to the police.
Write about the incident in no less than 150 words.
You can write about the bag snatcher,
the place,
the time and what happened,
etc.
大学英语(A)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Section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 points]
Part 1.
(10 points,
2 points each)
1. D
2.
A (略)
(共 5 个题)
Part 2 .
(10 points,
2 points each)
(略)(共 5 个题)
Section II:
Vocabulary and Grammar
[40 points]
Part 1.
(20 points,
2 points each)
11. A
12.
A
13.
C
(略)
(共 10 个题)
Part 2.
(20 points,
2 points each)
21. A
22.
C
23.
A
24.
D
25.
C
26.
B
(略)
(共 10 个题)
Section III:
Translation
[20 points] 评分标准:
1. 每题 5 分。
其中译文基本通顺、 达意, 得 3 分; 能用基本正确的语法、 词汇、 拼写、 标点等进行表达, 得 2 分;
2. 每句可有多种译法, 评分时不要拘泥于参考答案。
学生的译文只要基本达意就应得分。
31.
I choose/have chosen/chose online education mainly because of its flexibility.
32.
I have seriously thought over the suggestion you put forward.
(略)
(共 4 个题)
Section IV:
Writing
[20 points]
写作评分标准:
满分为 20 分, 分为内容(满分 6 分)、 语言(满分 12 分)
和书写(满分 2 分)
三部分打分,三部分分值相加的分数即为作文的总分。
各部分评分标准如下:
项目分数标准内容 6 文章切题...
篇五: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21 年 8 月第 39 卷 第 221 期当 代 继 续 教 育Contemporary Continuing EducationAug.,2021Vol.39 NO.2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继续教育的百年历程、进展与展望李中亮*( 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主要经历了萌芽发展期、曲折发展期、积极发展期、大力发展期和稳步发展期等重要阶段。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进展主要表现为多样的学校实践体系、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的发展价值。展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未来远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更加坚定,融合机制更加成熟,特色更加彰显,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关键词: 高等继续教育; 历史; 进展; 展望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5510( 2021) 04-004-08The Centennial Course,Progress and Prospect of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LI Zhong-liang( School of Distance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a's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such important stages as embryonic development period,tortuous develop-ment period,recovery development period,vigorous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 mainly shows the diversepractice system,perfect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multiple development value. Looking forward to thefuture of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the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much firmer,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more mature,th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prominent,and the educ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more perfect.Key Words: Hig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History; Progress; Prospect* 收稿日期: 2021-06-03作者简介: 李中亮( 1969— ) ,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继续教育研究。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回望高等继续教育走过的百年历程,梳理高等继续教育的演进轨迹,总结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进展,展望高等继续教育的远景,具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鉴”,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汲取历史营养,增强发展信心。面向未来,我国成人高校增强初心意识,推动高等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一、高等继续教育的历史轨迹中国共产党 1921 年成立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呈现“螺旋式”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发展期、曲折发展期、积极发展期、大力发展期和稳步发展期等重要时期。1.1949 年以前: 萌芽发展期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重视党员、革命干部、工人、农民等群体的继续教育,举办补习学校、讲习所、夜校、半日学校、识字运动等,提升革命者和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1931 年中央苏区设立教育人民委员部,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中央农业学校、中央列宁师范学校等先后在江西瑞金成立,开展军事、政治、文化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继续教育。1935 年至 1945 年,陕甘抗日根据地成立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鲁迅师范学校等学校坚持学习与工作、学与用一致的原则,培养军政干部、抗日干部、艺术人才和教师等。1946 年至 1949 年东北、华北和华中解放区教育事业方兴未艾,各解放区积极举办农业职业学校、地方干部训练班、卫生学校、师范学校等,针对各类人员的教育因其学制短、半脱产、业余等特点而具有继续教育的性质。2.1949 年—1977 年: 曲折发展期1951 年教育部颁布《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暂行实施办法》,开展干部初等和中等继续教育。之后,为了提高干部素质层次,干部教育开始附设于各类高校。1956 年党中央倡导开设各类党校,由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和业余党校组成的党校教育系统开始形成。[1]1950 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始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对全国职工业余教育进行部署,到1955 年全国初步建立由扫盲、初等、中等和大专组成的职工教育体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大学等一些普通高校参与职工继续教育,举办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到 1957年全国有 58 所高校举办函授教育,有 36 所高校举办夜大学。1960 年北京电视大学成立。文革期间,大学和专科学校的学制被压缩,许多高校停办或取消,夜大学、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等基本停办。厂办学校、职工学校和成人学校等工人大学兴起,实行脱产或半脱产学制,七二一工人大学、五七大学等在全国兴起,开展在职学员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培训。3.1978 年—1998 年: 积极发展期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迎来发展机遇,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得到积极发展。1980 年教育部颁布发展高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政策,要求在校人数达到全日制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2] 1986 年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在命题、考试时间、评分标准、考试、评卷、录取等方面实行统一。1987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函授教育和夜大学暂行工作条例,提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质量“达到高等学校同层次、同类专业毕业生相应水平”的规定。[3] 1993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函授教育和夜大学教学过程实施要点,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规范。[4] 1998 年高等教育法颁布,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法律地位,“采取广播、电视、函授及其它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5] 至 1987 年全国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为367 所,至 1995 年全国有 1022 所高校举办了函授教育和夜大学,至 1998 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962 所。至 1998 年全国普通高校函授部、夜大学、成人脱产班招生人数为 543954 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招生人数为 457422 人。这一时期,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发展相对缓慢,但学员入学素质较高,教育教学质量较高。5 第 39 卷第 221 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继续教育的百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1979 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其后全国 28个省市陆续建立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市、区、县设立分校。至 1998 年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以中央电大为核心、以省级电大为骨干、以市级电大为分校、以县级电大为站点的广播电视教育体系。至 1998 年广播电视大学招生 17.91 万人,在校 48.44 万人。1980 年北京市率先实行自学考试试点,1981 年天津、上海加入试点,1982 年辽宁加入试点。至1985 年全国 29 个省市建立自学考试制度。至 1990年自学考试专业达到 102 个,累计参与人数达 1500万。1998 年自学考试实行“考教分离”制度,主办高校停止主考专业的社会助学活动。4.1999 年—2009 年: 大力发展期1999 年起,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扩招阶段,高等继续教育也跟随着进入大力发展阶段,招生人数得到大幅增加,录取率逐年攀升。2007 年教育部要求部属高校停止成人脱产班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的招生。2008 年教育部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成人脱产班的规模要从严、合理确定。2009 年底,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 201.48 万人,在校生 541.35 万人。1999 年现代远程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始试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为首批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试点高校,“试行用开放教育的办法重点开展本、专科、研究生及大学后继续教育”,此后发展加快,至2009 年试点高校达到 68 家。2007 年教育部将网络教育定性为成人高等教育。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大系统加快教育模式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将广播电视教育形式向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形式转型,实现由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的广播电视课向包括网络在内的多样化交互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由以文字教材为主向文字、音像、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媒体综合利用的教学资源转变,实现由封闭式校园管理向网络化、开放化管理转变。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09 年底,全国电大开放教育招生总数超过 300 万。5.2010 年至今: 稳步发展期2010 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远程教育统称为高等继续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并呈现融合发展趋势。2010 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6] 2014 年国家取消“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权力,各类成人高校皆可以应用网络进行网络教学或混合式教学。2016 年教育部开始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和学历层次招生,规定“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7] 2018 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信息向社会公开。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畅通教育转换渠道,强化高校的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服务功能。2010 年国家提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8] 同年,国家要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9] 2012 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上海、广东、江苏、北京、云南等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2016 年教育部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政策,提出信息化平台、资源、系统和队伍等建设 12 项重点任务。2019 年教育部提出促进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控制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10] 2020 年教育部提出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整体性推进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省级电大转型为地方开放大学,健全开放大学系统“集团化”办学模式。[11]2014 年国务院对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进行修改完善,对专业设置规划、权限等做了新规定。[12 ]2018 年教育部出台自学考试实施细则和开考专业清单,明确自学考试专业设置、调整、停考、监督等环节的要求和程序。二、高等继续教育的主要进展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业已形成多样的学校实践体系、完善的人才培养6 当代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2021 年 8 月
模式和多元的发展价值。1.多样的学校实践体系一是业已形成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办学形式包括函授教育、夜大学、业余教育和脱产教育等形式,办学层次包括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等层次。由于高等继续教育属于面向成人的教育,因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并不符合继续教育的本质要求,故而普通高校逐渐停止脱产学员的招生。函授教育因能照顾学员的工学实际、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受到学员的欢迎,因而具有持续发展的前景。因艺术类、医学类等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必须实行夜大学、业余的教学形式,因而夜大学、业余教育仍然具有发展的潜力。自1986 年起实施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严把进口关,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和社会声誉保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业已形成现代远程教育体系。起始于 20世纪末的现代远程教育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已经转型为以服务在职学员为基本功能的高等继续教育。68 所试点高校已经建立以网络教育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教学和管理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建立自主招生和免试入学制度、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学生部分公共课程实行全国网络统考制度等教育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业已形成开放大学体系。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开放教育经历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等名称的更迭,体现出丰富的发展、转型和创新等时代品质。当前开放教育系统正在加快转型发展改革,由单一学历教育的价值导向向学历和非学历并重的价值导向转型,由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格局和管理格局向以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为主体的多主体办学格局和管理格局转型。[13] 省级开放大学充分依托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办好学历继续教育,又在自身发展中在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方面形成特色模式、推进特色发展。[14]四是业已形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助学为辅助的高等教育形式,已经建立严格的“教考分离”教育考试制度,已经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考试管理体系和辐射到县区的考试网络体系,已经成为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15]2.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业已形成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得益彰的办学格局。长期以来,高等继续教育一直坚持与全日制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一致的终身教育、个人成长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下,坚持平等、协同、开放与融合发展。许多高校坚持二者平等发展的原则,给予高等继续教育应有的战略定位和学校地位,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管理、工作规划和实施等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许多高校坚持二者功能互补、职责有别的协同发展的原则,要求高等继续教育承担全日制高等教育无意...
关键词: 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网 中国 教育网
热门文章:
- 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篇5篇(范文推荐)2024-09-18
- 韵母教学课件5篇(范文推荐)2024-09-18
- 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12篇【通用文档】2024-09-18
- 2023实用的教师节慰问信3篇(2023年)2024-09-18
- 4封客户感谢信13篇2024-09-18
- 2023年精品环境建议书模板5篇(范文推荐)2024-09-18
-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教案3篇2024-09-18
- 2023年律所介绍信3篇【精选推荐】2024-09-18
- 公民个人授权委托书4篇【通用文档】2024-09-18
- 感谢信学校5篇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