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仟文档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10篇

时间:2023-03-18 13: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10篇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山东省教育技术远程研修文登市学习简报第一期主编: 王基平编委: 王 键 于进江 张海华 于所钢 陈 华 荣凤志 刘昌峰 陈理建 宋万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10篇,供大家参考。

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10篇

篇一: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东省教育技术远程研修 文登市学习简报第一期 主编:

 王基平 编委:

 王

 键

 于进江

 张海华

 于所钢

 陈

 华

 荣凤志

 刘昌峰

 陈理建

 宋万田

 周华泳刘国荣

 丁振刚

 本期导读 1. 研修寄语 2. 新闻跟踪 3. 学员心声 4. 研修数据 5. 研修花絮

  远程研修:

 在有效教学的路上再启新程 2008 年, 山东省暑期全员培训为我们开启了有效教学的大门,五年来, 我们从理念学习, 无效环节查找, 课堂观察量表开发, 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 评价、 设计一体化研究。

 边走边学, 边学边研, 边研边思, 我们不知不觉就在教学教研的路上整体推进了很远。

 当这条路渐行渐远时, 我们需要停下脚步, 认真思考, 在教育这条路上, 我们还需要怎么做才能跟进时代社会发展的脚步?

 美国珍尼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 一书中, 介绍了塑造未来世界的 15 趋势:

 即时通讯时代、 不断变化的工作方式、 没有疆域的经济世界、 合作企业、 个人的胜利等。

 抓住所有机遇将不只改变政府和工业的面貌,还会改变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的性质和将要培养我们迎接未来的教育体制和学习体制的性质。

 如果我们不对教育和学习新方法不断增加投资, 我们就不能取得教育上的突破。

 2012 年山东省暑期全员培训应运而生, 如约而至。

 在本次培训中,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观教学法的应用, 近处说教给我们如何使用 2种程序应用,远点说是教给我们一种目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实践过的主题单元教学法, 再远点说就是渗透一种未来教育需要的理念, 是利用通识知识架构个性桥梁,运用普遍性的教育技术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学科知识教学, 旨在激发教师、 学生的创造性, 能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 本次培训就是开启一扇智慧之门, 让我们在学习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正如《遇见未知的自己》 一书作者张德芬女士的励志名言:外面没有别人, 只有自己。

 在这次培训中, 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先行者, 就是我们自己!

 文登一中召开 201 2 年暑期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动员大会

  资讯管理员 2012 年 8 月 19 日 16:05 浏览:21

 8 月 19 日上午 8: 00, 文登一中召开 2012 年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动员大会,部署暑期教师培训相关工作。

 文登一中高度重视教师暑期培训工作, 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研修工作指导小组、 宣传工作小组和研修技术保障组, 培训采取远程研修和校本研讨相结合的模式, 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引领下, 开展学科教学分析和问题研讨。

 会上, 学校领导对暑期研修培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要端正态度,做到“三个认真” , 即认真学习、 认真总结、 认真反思。

 二是要严守纪律, 做到 “三个确保” , 即确保认识到位, 确保培训时间, 确保培训质量。

 三是要讲求实效, 做到“三个结合” , 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总结成绩与查找问题相结合。

 学校要求暑期培训期间, 每位参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和研讨, 并完成一篇学习心得, 学校将编印成册。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 认真研讨, 珍惜学习机会,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文登新一中:

 强化过程管理

 确保培训实效 为确保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在我校顺利展开、 扎实有效, 新一中学校领导制定一系列措施, 强化过程管理, 确保培训实效。

 远程研修预备会召开之后, 领导小组由史新涛校长亲自挂帅组长, 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 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 对学校各个级部门提出了 具体的要求。史校长强调, 研修期间, 务必健全各项制度, 确保班车畅通, 确保水电供应。各级部领导一定要深入一线, 切实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保证研修顺利、 扎实、 高效、 成功。

 学校中层领导组成的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于研修开始之后, 在于文华副校长的带领下, 到各级部巡视、 指导、 检查。

 各级部主任强化研修记录制度、 签到制度, 对教师的考勤情况及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通报。

 学校大力表扬在研修中表现优良的教师, 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做法, 在全体学员中掀起研修的比学赶超高潮。

 技术保障小组的成员全天值班, 对年级大、 不精通信息技术的老教师手把手演示, 保证每个学员都能掌握学习要令。

 另外, 技术保障小组每天都要检查线路, 确保信息畅通, 机器运转正常。

 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措施得力, 远程研修秩序井然, 全面展开。

 全体学员激情昂扬, 信心十足, 纷纷表示要在这个炎炎夏日打个漂亮的信息技术仗。

 (文登新一中

 刘保泉 王迎浩)

 文登三中开好暑期远程研修第一课 文登三中 谭在波 林燕忠 为了 让教师很快适应暑期研修的氛围, 针对今年研修内容和形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 在研修的第一天, 文登三中早打算, 早动手, 积极引领教师迅速进入研修的快车道, 精心打造了 2012 暑期远程研修第一课。

 早晨七点半, 全校的远程研修的培训会正式召开。

 教导处的领导针对本次研修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详尽解释, 并认真引领大家学习了《山东省 2012 年高中

  教育技术培训学员使用手册》《山东省 2012 年高中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学习指南》。

 会后, 学校领导又再次召集研修组长, 强调研修的态度和纪律, 保证研修质量和培训效果, 并着重布置各研修小组的竞赛式学习方案, 阐明奖惩力度,责任分工明确, 力保远程研修落到实处。

 为了 使学校的远程研修任务圆满顺利完成, 学校要求各研修小组每天出版一期研修简报, 刊登在校园网站; 学校每天选择教师稿件出版研修通讯。

 另外学校成立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深入各研修组室, 了 解教师教师研修动向, 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一天的紧张学习, 教师们普遍感觉到了 教学生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教育现代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原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被现代教育理念所淘汰, 因此这次的学习研修又是一次更好的充电机会。

 每位教师都充满信心, 以积极有为的态度迎接正式培训的到来!

 文登四中召开远程研修动员大会 为充分调动全校教师远程研修的积极性, 保证研修质量, 2012 年 8 月 19 日上午 7 点 30 分, 文登第四中学在阶梯教室召开了“2012 年暑假教师培训动员大会” 。

 动员大会由科研处主任李华主持。

 李华主任首先向大家说明了远程研修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接着介绍了今年远程研修的变化之处及其它技术方面的问题, 最后他代表校委会就远程研修对全校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是要求全体教师每天按时到校登陆网站学习, 不得迟到早退, 严肃学习纪律; 二是要求参训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作业, 并公布了 对优秀作业、 优秀参训教师的奖励方法; 三是要求全校教师学以致用, 将本次研修成果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

 与此同时, 校委会还专门组织成立了 暑期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于晓飞校长亲任组长, 中层领导及各教研组长分别承担执行、 监督职责, 分组包干, 落实责任, 确保每位教师的研修质量。

 此次会议的召开, 为文登四中远程研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福山中学张宾校长的一天 今天是研修第二天。

 早晨 7:

 30, 张校长兴致勃勃来到学校, 打开电脑, 登陆帐号和密码, 查看自己的研修数据统计。

 张校长说, 他要做到做好, 给全校老师做榜样。

 7:

 50, 张校长找来负责学校研修工作的科研处主任姜元松, 了 解昨天的研修情况, 特别关注威海市教育局和文登市教研中心的有关指示和精神, 讨论部署今天研修工作, 强化责任和落实。

 8:

 00, 张校长带领教导处、 科研处、 政教处全体领导到各教研组视查, 了解老师到位情况, 与参研老师交流研修心得体会, 鼓励大家认真研修、 潜心研修, 学有所得, 得到老师们热情回应。

 8:

 30, 回到办公室开始作为众多学员之一的研修学习, 看视频、 查文本、观课程简报、 评学习园地、 写评论、 叙感悟, 一上午忙得不亦乐乎。

 14:

 00, 参加第二次研修组长座谈会, 听取研修组长的汇报, 并对学习状态、 评论数、 体会感言数做出明确要求, 要求各位老师扎实研修、 潜心研修,多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这次会议虽然很简短, 但是对大家起到了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14:

 20, 研修组长座谈会结束后, 校长整理好研修过程中遇到的学科问题,向组内老师请教, 并就研修论学习园地中专家组给出的话题与组内老师交流讨论。

 14:

 40, 张校长回到办公室, 整理刚才的讨论结果, 发表随笔感言, 并开始了新模块的研修……

 威海市 文登天福山中学 于丽娟 姜元松

 辨析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文登一中 数学研修组长崔文 201 2 年 8 月 20 日 05:54 浏览:55 评论:1 0 推荐 指导教师 孙承文于 1 2-8-20 08:1 1 推荐尽管一些词语专业性比较强, 但仔细品味, 的确能给一些有此疑问的人一个明确的解答。

 省专家 齐龙新 于 1 2-8-20 08:58 推荐崔老师就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辨析阐述, 准确地指明了本次研修的主题方向, 很好的一篇文章。

 指导教师 张海华于 1 2-8-20 1 0:1 7 推荐研修就应该像崔文老师这样, 用心钻研, 杜绝表象。

  在远程研修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把今年的培训误读了, 在学习园地栏目中, 许多教师的随笔谈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怎么好” 、 “暑期要好好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 、 “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 等。

 其实,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不是一回事, 可以这样讲, 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

 教育技术的确切定义, 各种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两种:

 一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 , 定义教育技术为:

 “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 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 另一种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 年发布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 开发、 运用、 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4 新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 使用、 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 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归纳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 可从三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

 从最基本的黑板、 粉笔、 文字教材、 教具、 投影仪、 幻灯机、 电视机、 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 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 CAW 闭路电视教学网络系统、 计算机双向传输交互网络系统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2)教育技术又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组织的学习教材, 这些学习教材应当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 还必须符合认知规律, 适合于学生的学习。

 这是教育技术的软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 实施和评价教育、 教学过程的方法。

 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 各个时期的教育、 教学方法。

 这也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 包含教学手段的硬件、 软件和方法组成的系统是完整的教育技术的概念。换句话说, 教育技术是教学硬件、 软件和教学方法组成的系统。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 IT)

 ,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 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

 。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 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 开发、 应用、 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因此, 信息技术只是现在教育技术的一个比较广泛的载体, 而对于教育技术的探讨则应该集中于“创造、 使用、 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 , 也就是我们培训中讲的宏观、 中观和微观教学设计。

 在研修的初期, 我们教师要明确我们在做什么, 不能偏离方向, 学的是教育技术, 谈的却是信息技术, 培训的主题是进行中观教学设计, 而并非计算机辅助教学。

 Freemind 是一种思维导图工具, 并非教学专用, 本次研修我们用这种软件进行单元规划及相关方面的研究, 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太大关系。

 部分老师认为上课用 Freemind 软件, 实质上是一种误读, 它和课堂教学有联系, 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不是课堂教学用 Freemind 软件上课。

 不怕无声最怕无心 文登第四中学 英语 许澎波 201 2 年 8 月 1 9 日 20:50 浏览:22 评论:5 推荐

 读《无声的课堂》 有感 当我读完《无声的课堂》 案例之后, 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愫悠然于心头, 曾经的自己也走过类似的弯路, 也曾经为此而羞愧过、 烦恼过, 感触也颇深:

 做事不可无心。

 一、 不可无学习之心。

 本节课小胡老师上的是一次非常失败的课, 他完全曲解了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含义, 没有真正学到信息技术运用的精髓, 只是浮于皮毛, 因此不但技术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都没有得到应用, 也就好比是“邯郸学步” 。

 要明白我们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而不是为了 技术而技术,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为信息技术的驾驭者, 而不能反之被其驾驭了 。

 二、 不可无深入之心。

 在没有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之前就盲目的、 急于求成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上, 这种行为是不成熟的表现、 是...

篇二: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18 年山东省远程研修幼儿园观课报告 2018 年 6 月 30 日

 2018 年山东省远程研修中,幼儿园—“互联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程,有一个观评课课程。共三节课,分别是胡月月老师执教的大班艺术《苹果丰收》,于文慧老师执教的小班艺术《洗衣服》,王新老师执教的大班艺术《小精灵的魔法汤》。看完这三个课例的视频感触颇多,原来幼儿园的艺术课能上得如此精彩。我禁不住反复看了三遍,下面对照评课标准以及《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 目标设计准确,活动容量适当 这三节课,教师们对教材把握得很准确,设计的目标准确、具体,有层次,并且可观测,最重要的是目标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活动内容适当,时间安排合理。

 二、精心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在设计教学活动室,三位老师精心设置了情境,让孩子进入到情境中,这样孩子们就有积极性了。例如在《苹果丰收》中,单纯的打击乐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老师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苹果丰收了,朵拉要来摘苹果。但是朵拉需要通过关卡,才可以达到苹果园,才能摘到苹果。她怎样才能去果园,摘到苹果呢?胡老师不仅设置了情景,而且用朵拉这样一个人物就把整堂课串了起来。孩子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再如在《小精灵的魔法汤》中,王老师将“小精灵制作魔法汤”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帮助孩子富有兴趣地反复倾听感受,富有创意地表达表现。王老师带领孩子做了三次魔法汤,从不成

 功,总结原因,再次做魔法汤,到最后做变色的魔法汤。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反复感受 ABA 的节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注意领域整合,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幼儿园的课程分为了五大领域。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我们要注意各领域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几节课都很好的落实了这一理念。比如在《洗衣服》的课例中,由社会领域的内容,于老师不仅带领孩子们学习了 ABA 式的节奏,而且还是孩子们懂得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有语言领域的内容,让孩子描述怎样洗。因为老师们注意各领域的整合,使孩子们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四、练习由易到难,注意循序渐进 三位老师在带领孩子们感受乐曲的节奏时,都注意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在《苹果丰收》中,胡老师首先是带领孩子们感受音乐欢快的风格,尝试用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接着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情景设计探索打击乐器的配乐方案。孩子们用双响筒、碰铃、铃鼓打击节奏,练习后,请幼儿根据设计的配乐方案听音乐、看教师指挥演奏乐器,又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并且邀请幼儿尝试指挥演奏。整堂课由易到难,孩子们亲身演奏,体验丰收的快乐。

 五、心中不忘目标,眼里要有孩子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一节好课要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学习气氛活跃有序。能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情感、认

 知、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这几节课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心中要有目标,眼里有孩子。如《苹果丰收》一课,目标一是能用拍手、拍腿、跺脚等方式表现乐曲的节奏,并能看指挥协调一致的演奏。二是尝试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方案。三是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重点是熟悉乐曲,选择不同乐器合作打击乐曲。难点是学习不同的节奏类型,合作打击演奏。整节课胡老师都是围绕这些目标开展活动,并且让孩子充分的体验、练习。真正做到了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

 这次的观课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执教老师对课程理念的把握、教学材料的选择、活动中的教学机智、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显示了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好地专业化素养。“我是幼儿园老师”这是今年的学前教育月宣传活动主题,也是我们庄严的承诺。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要认真对学习材料深入分析,并且不断实践和反思。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才能灵活掌握教学机智与应答,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得到有质量的教育。

 为了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我们要争取上出高质量的课。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幼教这片沃土上倾心耕耘,收获桃李芬芳满园香。

 2018 年山东省远程研修幼儿园观课报告

  ——《苹果丰收》 (2018 年 6 月 30 日)

 2018 年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中,幼儿园课程中的观课环节有三节课。这三节课均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了范例,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其中胡月月老师执教的《苹果丰收》对我的印象最深。

 《苹果丰收》是一节艺术领域的音乐课,看似简单,但若想把课上好,完全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苹果丰收”是“多彩的秋天”这个主题中的一节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到了,周围环境悄悄发生着变化。这一主题也让幼儿感受自然,乐曲“苹果丰收”作为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打击乐的方式感受表达乐曲,体验合作乐器的乐趣。通过胡老师的精心设计,《苹果丰收》这节优课,突破了难点,达成了目标,是一节精彩成功的课。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单纯的打击乐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老师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苹果丰收了,朵拉要来摘苹果。但是朵拉需要通过关卡,才能达到苹果园,才能摘到苹果。她怎样才能去果园,摘到苹果呢?用朵拉这样一个人物就把整堂课串了起来。孩子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二、由易到难,充分体验 胡老师首先是带领孩子们感受音乐欢快的风格,尝试用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接着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情景

 设计探索打击乐器的配乐方案。孩子们用双响筒、碰铃、铃鼓打击节奏,练习后,请幼儿根据设计的配乐方案听音乐、看教师指挥演奏乐器,又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并且邀请幼儿尝试指挥演奏。整堂课由易到难,孩子们亲身演奏,体验丰收的快乐。

 三、心有目标,眼装孩子 这节课的目标一是能用拍手、拍腿、跺脚等方式表现乐曲的节奏,并能看指挥协调一致的演奏。二是尝试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方案。三是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重点是熟悉乐曲,选择不同乐器合作打击乐曲。难点是学习不同的节奏类型,合作打击演奏。整节课胡老师都是围绕这些目标开展活动,并且让孩子充分的体验、练习。真正做到了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

 四、大胆放手,演绎精彩 这节课中,胡老师并不是按着预设的方案推进,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制定方案。活动中幼儿能跟随老师认真倾听乐曲,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去匹配乐器。这样不仅学会了乐曲,体验到了丰收的快乐,更学会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这节课中胡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并注重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学习乐曲,体会丰收的快乐。孩子们不仅学得开心,更学得扎实,是一节真正的示范课。

 8 2018 年 山东省远程研修幼儿园观课报告

 —— 王新老师执教的 《小精灵的魔法汤》

 在 2018 年山东省远程研修中,幼儿园的观课环节有三节课,下面我针对王新老师执教的《小精灵的魔法汤》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精灵的魔法汤》是一节艺术领域的音乐欣赏活动,乐曲选自约翰·施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 ABA 三段体的曲式结构。A 段的音乐不断由弱变强,由慢到快,B 段音乐格外轻松活泼,最后回到 A 段。整首乐曲欢快流畅,有很强的流动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翩翩起舞。这种音乐力度、速度产生的变化能带给孩子愉悦和激情,也能引发孩子情绪的自主表达。

 从教学目标的设计看,王老师对教材把握得很准确,设计的目标准确、具体,有层次,并且可观测,最重要的是目标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活动内容容量适当,时间安排合理。在教学的设计上,王老师力图借助图像符号、肢体律动来帮助孩子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将“小精灵制作魔法汤”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帮助孩子富有兴趣地反复倾听感受,富有创意地表达表现。王老师带领孩子做了三次魔法汤,从不成功,总结原因,再次做魔法汤,到最后做变色的魔法汤。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反复感受 ABA 的节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节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是王老师注意领域整合,促进全面发展。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幼儿园的课程分为了五大领域。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我们要注意各领域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节课中很好的落实了这一理念。虽然这是一节艺

 术课,王老师却整合了健康领域、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内容,使孩子们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再一个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并紧扣目标。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一节好课要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学习气氛活跃有序。能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这节课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心中要有目标,眼中有幼儿。第三是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通过感知体验、操作尝试和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这节课不管是目标制定,还是过程的设计都给我们许多启发。只是觉得整堂课都是按预定的设计推进,对个别孩子关注得少一些。还有一个就是能不能在孩子探索上再大胆一些,让孩子随节奏自己做动作,是不是更有趣。

 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这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就让我们广大幼教同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素养和执教能力,使我们的孩子得到有质量的教育。

篇三: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iddot; 编者按·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将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列为今年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 局长毛君甫同志十分关注此项工作, 特向本刊推荐了《只为优秀学生着想是教育的悲哀》、《有知识的交流

 更有感情的碰撞》 两篇文章, 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很有启迪意义, 望各校认真组织学习和研讨。

  只为优秀学生着想是教育的悲哀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调查(上)

  新华社济南讯

 在一些人眼里, 中国教育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只要高考制度不改, 人们就不敢放弃行之有效的疲劳战术、 题海战术, 学生们在学海中就只能以苦作舟。

 但是, 偏居鲁西北的山东省茌平县杜即口中学却用七八年的探索, 找到一条既能满足升学率, 又能使学习变成愉悦学生身心的过程的新途径。

 沉闷课堂让学生“活受罪”

  据了解, 1997 年前, 杜郎口中学在全县 23 所初中中连续 10 年排名在后三名,考上高中的人数一直为个位数, 而且主要靠复读生。

 看到农家子弟连个高中都考不上, 当地群众对杜朗口中学非常不满。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 他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因主要有两条:

 一是教学成绩太差, 二是学生辍学率太高。

 有一个班, 初一时有 70 名学生, 到初三中考前只剩下 11 人了, 其中转学的只有个别学生, 大部分辍学回家了。

 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 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 不是家庭发生变故, 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 不愿意在学校“活受罪”。

 崔其升说, 学生厌学是导致教学成绩不好、 辍学率高的直接原因。

 1998 年暑假过后, 作为一校之长的崔其升开始进入课堂寻找学生厌学的症结, 他发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独霸讲台, 一节课滔滔不绝地讲下来, 口干舌燥, 非常卖力, 但许多学生却昏昏欲睡, 学生走神、 搞小动作的现象非常普遍。

 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罐装桶”, 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 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 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激不起学习兴趣, 每班有一半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

 一个初中毕业生, 如果考不上高中, 基本上就像是处于半文盲状态。

 一些学生家长告诉崔其升校长, 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混了 3 年, 痛苦了 3 年。

 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 没有讲台的教室, 教师不讲课的课堂, 学生或站、 或坐、 或不停走动的课堂纪律……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 其教室的布局、 课堂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杜郎口中学现有 24 个班, 两幢教学楼, 任何一个教室里都没有讲台。

 茌平县原教盲局副局长谢金国告诉记者, 两幢教学楼是近两年才启用的, 在建设的时候就没有设计讲台。

 为配合教学改革, 杜即口中学作出了许多限制性规定,“不准教师站讲台”、“不准教师板书” 是其中的两条, 他们还相应地推广了“10+35” 课堂教学模式, 即:

 一堂课上, 教师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10 分钟, 其余时间要交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讲解问题。

 崔其升解释说, 拆除讲台, 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但其反映的却是教学理念的转轨。

 他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 组织者、 合作者; 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 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 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

 传统教室里, 课桌是纵横排列的, 一般末说, 学习好的同学会被安排到前排,学习差的往往会被安排到无人关注的角落, 但在杜郎口中学, 记者看到的课桌却如一个个小方阵, 6 张或 8 张小课桌一拼凑, 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人员搭配也是优、 中、 差结合。

 预习新课时, 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分析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 需要展示时, 小组会选出各自的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和解题的思路。2002年 8 月, 为了便于同学合作, 把时空还给学生, 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杜郎口中学把全校 24 个班级全部改成了小组对桌的排列方式, 学生由面向前方变成了互相对坐。

 开始, 有人对其必要性提出质疑, 认为“太做作”, 但崔其 升认为, 这种排序形式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所必需的。

 课堂重组, 对部分教师心中传统的师道尊严带来了冲击。

 地理课教师张代英说:“我感觉, 桌子一变, 把老师的尊严、 地位削弱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融洽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从 1999 年起, 学校从三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 突出学生的参与程度, 一看课堂气氛, 二看课堂形式, 三看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次,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 一节课下来有多少人次得到表现机会, 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崔其升说:

 “课堂评价标准, 是落实先进教学理念的‘牛鼻子’, 有了这样的导向, 教师才敢解放学生。”

 既收 获眼前更收获长远 杜即口中学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 前前后后已有七八年时间, 其成效已初步显现出来。

 国家督学、 山东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马钊在考察杜即口中学之后评价说:

 “凭我终身从事教育的经验判断,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不仅农村中学可以学,城市中学也可以借鉴; 小学可以学, 高中也可以借鉴。”

 最显著的变化是, 学生上课不感觉累了, 厌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描述说,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就像是一处“教育超市”, 学生是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学习, 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真正由“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

 课堂上, 教师的“满堂灌” 不见了, 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研究、 争论和精彩展示。初一(1) 班学生高荣说:

 “在杜郎口中学, 我们不像小学时那样死记硬背了, 在这里, 我们不追求滚瓜烂熟, 只求理解领悟, 学习的过程轻松了, 学习也有了乐趣。”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杜希福认为,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的敏捷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据谢金国介绍, 由于教学改革大大优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杜郎口中学的升学率近年来逐步上升, 到目前已处于全县初级中学的前列。

 去年中考, 全校报考重点高中茌平一中的 268 名学生有 267 人被录取。

 崔其升说:“学习成绩排倒数第一名的学生家长也在做着孩子成才的梦, 如果我们的教育只为优秀的学生着想, 那是教育的悲哀。

 不管他们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 我们都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他们适应社会的竞争。” 杜郎口镇东街村村民庞成生的女儿庞丽丽在杜郎口中学读初二, 以前, 女儿放学回家, 见到父母就像见到老师一样害怕, 连个招呼也不打, 现在, 她经常和当电工的父亲讨论物理问题, 征求父母对自己为人处事方面的意见。

 说起女儿, 庞成生很自豪:“看孩子这样子, 将末不管她干什么, 肯定叫我们当爹妈的放心。” 谢金国说, 茌平一中的老师告诉他, 从杜即口中学招去的学生, 思维开放, 平等意识强, 敢给老师提意见。

 这位从教 30 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说:

 “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 关键是你给不给他机会。

 杜郎口中学的孩子都很阳光, 除了衣服是农村的, 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许多素质和大城市里的孩子没有差别。”

 (记者

 丁锡国)

  有知识的交流

 更有感情的碰撞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调查(下)

  新华社济南讯

 在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记者随机听了几节课, 既有低年级的, 也有高年级的, 讲授的内容有语文、 数学、 历史、 英语等课程。

 课堂上,有合作, 有争辩, 有知识的传授, 更有情感的交流, 一节课 45 分钟, 总是显得那么短暂, 从任何一位同学的脸上, 都很难看到疲惫的神情。

 知识从书本走入生活 袁乐乐(初二学生) :

 记得在学习《认识 100 万》 时, 老师给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题目:

 (1) 一、 二组测量教室面积, 想一想 100 万块砖铺我们的教室地面,能铺多少个教室?(2) 三、 四组同学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假设我省有 120 万新生,120 万本数学课本摞在一起有多高?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办公楼的高度?(3) 五、 六组

 的同学通过测量玉米粒的质量, 估计 100 万粒玉米的质量。

 全国 13 亿人, 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玉米, 有多少千克?假设每人每天吃 0. 6 千克, 一个人能吃多少年? 各小组领到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 大家分工合作, 各尽其能。

 一、 二组同学有的测量, 有的记录, 有的计算, 有的同学甚至趴在地上测量铺地砖的面积, 用教室铺地砖的面积来感受 100 万块砖能铺多少个教室。

 三、 四组同学测量完后,有的同学跑到教室外估测办公楼的高度, 激烈地争论着。

 五、 六组的同学用自己制作的纸篮当容器, 用弹簧秤来测量玉米粒的质量。

 两个组的同学测量、 计算、估测, 不时发出惊叹声!我们借助熟悉的事物, 通过小组活动, 亲身体验“100 万”这个抽象的概念。

 在活动中, 培养了我们处理数据的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还对我们进行了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教育。

 王红艳(历史教师) :

 我们的课堂改革,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节时, 我设计了一个假想题, 让学生去处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

 同学们刚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 现在又知道日本当局这些挑衅性言行, 感到非常气愤。

 有的同学说:日本当局的做法表明, 他们否认侵华战争的侵略本质, 否认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我主张用武力去还击他们。

 马上有同学反驳说:

 武力是不可行的, 今天的和平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应珍惜, 要理智对待日本官方行为。

 又有同学说:

 我会让外交部提出严正抗议, 谴责日本当局, 别再一意孤行。

 另一位同学补充说:我认为还应联合亚洲曾遭日本侵略的国家, 团结起来共同向日本当局施加压力,并且尽可能团结热爱和平的日本民众, 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

 同时,加快中国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之所以屡遭侵略, 归根结底是中国的贫穷和落后,要让青少年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的教训。

 他的话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有知识的交流, 更有情感的碰撞 何海燕(语文教师) :

 2005 年 10 月 19 日, 学枝内部组织观摩课, 其中有一节是我的语文课, 我一节课同时展现了《我的母亲》 和《父母的心》 两课的内容,没想到, 那一节课上, 我足足哭了 20 多分钟, 全班有 40 多位同学都流了泪。

 刘瑞勇同学首先发言, 紧接着, 丁红杰同学站起来, 向大家展示了课文中描写父亲打儿子的部分内容。

 她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后, 说:“通过这段细节的描写,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那颗善良的心, 她爱儿子, 心疼儿子, 面对儿子挨打,她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 原因是怕自己的爱成为溺爱, 怕儿子因为缺乏严厉的父爱, 而偏离成长的方向。

 她希望儿子茁壮成长, 长直、 长壮、 长坚强。” 母爱如此, 父爱又是怎样的呢?赵敏同学自告奋勇, 和赵冬晓一起朗诵了诗歌《父亲》。他们刚刚朗诵完毕, 尚立坤同学站起来说:

 “老师, 我也写了一首《父亲》 的诗,给同学们读一读。” 这时, 同学们都投去了惊奇的目光, 要知道, 这个同学的学习成绩一般, 他能写出诗来?说实话, 我的心里也没有底, 但我用期待和信任的目光

 看着他。

 只见他深情地读起了他的作品《父亲》:“他不知父爱怎么表达/他也不知我为什么这么怕他/可他却知道他是一家之主/为了这个家他要付出……” 这时,教室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听得出, 这是他的心声、 他的感受。

 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和父亲之间有些隔阂, 多少年了, 父亲对我的种种好处, 我几乎都忘了, 可那一刻, 都从我心灵深处涌上来, 我再也控制不住, 泪如泉涌。

 课堂成为张扬自我的舞台 刘哓哓(初二学生) :

 我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受益者, 是学校的课堂改变了我的性格。

 还记得那是初一时的一堂课。“今天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篇鲁迅的文章《社戏》 ……” 老师刚刚说完, 班里就炸开了锅。

 有的说:“老师, 我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预习到的关于作者的情况。” 有的说:

 “我们还整理了关于鲁迅的一些名言。” 同学们你一言, 我一话, 争得面红耳赤, 不可开交,一直性格内向的我也鼓足了勇气, 站起来说:“鲁迅先生有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我给同学们朗诵鲁迅先生的一首诗《自嘲》 ……” 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凝滞了似的, 等我有感情地朗诵完, 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噢, 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展现, 我得到了肯定, 更是因为我的参与, 我得到了快乐。

 谁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使每个同学都有了发展自我的机会。

 辛蒙蒙(初三学生) :

 上小学时, 表哥常对我说:

 “英语太难了, 太乏味了。”从那时起我对英语产生了恐惧和厌恶心理。

 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 我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回答问题了。

 我还记得, 第一次在英语课上回答问题时老师脸上的笑容和期望的目光。

 教室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 课堂是我们展示才艺的舞台。

 在这里, 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阐述观点, 可以畅所欲言地交流感受。

 学习Don" t Smoke, please!一课时, 同学们个个激情高涨, 尤其是四组的同学讨论得最激烈, 其他组的不少同学, 也被吸引到四组, 有的同学把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家庭联系上了, 其中杨培涛同学提到:

 他的父亲吸烟非常厉害, 其他同学都帮他出戒烟的高招, 同学们各抒己见, 气氛非常热烈。

 这节课的知识点虽然不多, 但我们学到的东西很多, 既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习因创造而快乐 陈林(初三学生) :

 新课改之后, 课堂成了我们自由发挥的天地, 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针对“华盛顿创造美国历史” 这一论断, 同学们的观点针锋相对。

 正方同学持肯定的态度, 理由是:

 华盛顿卓越的军事才能, 非凡的智慧无...

篇四: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在线观看视频 第一步 点击某个视频名称。

 在某个学科专题列表中点击 【课程视频】

 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用 IE 浏览器点击视频链接后弹出一个窗口请您点击窗口中用红色方框标出的链接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点击窗口中红色方框标出的【保存】按钮弹出一个窗口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选择保存路径点击下列窗口中的【保存】按钮。

 第五步下载完毕后请点击下列窗口中的【运行】按钮。

  第六步点击窗口中的【运行】按钮。

 第七步系统进行插件安装如下图所示

 第八步安装完成后点击窗口中的【确定】按钮。

  第九步在原窗口中点击【F5】进行刷新即可打开视频如下图所示

篇五: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项目研修总结

 通过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项目,使我的各项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有了较大提升,对于教育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当代教育者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高效更美好的体验。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更应现代化,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段时间的研修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更新了教育理念。远程培训带来的专题讲座、优秀案例、和专家评析都让我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总有新鲜的理念感染着我。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教育也在现代化。以往对信息的整合方式比较繁琐,效率很低,导致教学过程中针对性比较差。经过培训,以后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享受了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把技术整合到课堂中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灵活地运用资源辅助教学,转变课堂模式。由过去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使教学过程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高。

 二、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这次研修,也使我意识到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足,如主观性较强,对学情的把握还是以经验和课堂表象为主,不够客观。但使用技术手段辅助学情分析的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更精准地指导学生的

 学习活动,找准学生的学困点。可以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使整个课堂更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调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提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几天通过能力点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学习,使我深刻意识到录屏软件、问卷星、希沃白板、百度云盘、视频剪辑、云笔记等软件功能的强大,原来接触的只是皮毛,只有经过这样专业系统的才能真正体会到信息应用技术的高效和神奇。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快速地收集、加工很方便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教育充满了现代化色彩,提升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使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大信心。只有不断的通过研修,才能与时俱进。我会学以致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充分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更进一步地超越自我,不断提升教育思想和技能,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只有不断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出更优秀的国之栋梁。

篇六: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程的设计与开发——校本研修案例成果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成果 今年的远程研修是转型之年, “微课程”、“翻转课堂”、“优化课堂”、“量规”、“问卷星” 等都是在这次研修中出现的新名词。

 在这纷杂的新名词下, 对我来说真的有点无处下手的体会, 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课改, 面对新的学生, 有时我真的不知何去何从, 我忧郁,我困惑, 甚至有时我失去了自信。

 自从踏入研修平台, 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通过看视频, 听专家讲座我领悟了应该怎样处理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流程, 怎样选择教学方法, 以及不同类型的课, 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哪些重点…… 王国维老先生认为, 古往今来但凡有大成就者都经历着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就是:“昨日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这启示我们,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须登高望远, 内心充满憧憬。在网络新时代的背景下, 我们真的需要仰望星空, 需要通过学习和研究获得一双慧眼, 照亮学生健康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两条路。

 把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 经过千辛万苦、“衣带渐宽” 的付出, 定会在“灯火阑珊处” 有新发现, 有新到达。

 本次研修集中学习了六天, 我也再次领略网络研修的神奇魅力,在专家引领下, 感悟教学活动的生命节拍, 学习微课程开发的种种细节, 领悟翻转课堂的魅力, 寻觅校本教研的深刻内涵……。

 我们朝夕相处, 在同伴互助中, 看视频、 听讲座、 阅简报、 提交作业、 在线研讨、 发表评论、 积极跟帖、 写文章……在这六天中, 我经历了迷茫懵

 懂、 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 让我眼界更加宽广, 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通过不断的网络研修,让我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青春无极限, 学术无终点。

 让知识打扮自己, 点亮青春。

 感谢远程研修平台! 让我听到了 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 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 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 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 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 无限的风景!

 每天的研修都让我不断的成长,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继续把学习、 实践、 验证新课程理念, 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

 通过加强研修, 做到课前反思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 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 用了什么教学策略, 有哪些成功之处等, 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以上就是我这次暑期培训的个人总结, 不足之处, 还请各位专家、指导教师和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篇七: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01 2.7 远程研修省级专家团队推荐部分美文 (初中数学)

 整理者:

 岱岳区粥店教育指导中心

 王

 远

 实践课标中遇到的困难(十字相乘法)

 青岛市崂山区第五中学

 王双双

 201 2 年 7 月 1 5 日

 09:01

 王振志于 1 2-7-1 5 09:1 9 推荐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 提出困惑, 有感而发, 值得研修老师们探讨的问题。

 云鹏于 1 2-7-1 5 1 5:1 3 推荐并加 20 分王老师的问题很典型, 说到底还是一个衔接的问题。这问题出在:

 1 .我们的有些高中老师们不了解初中在这里的要求; 2.高中教材或与其有关的教辅中没把这种用到“十字相乘法”的题目剥离干净。

  从 2001 年公布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和《全日制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到 201 1 年公布《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 , 在 7~ 9 年级学段中对整式因式分解的要求是能用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二次)

 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

 同时在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也提到了因式分解法解数学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会遇到形如 x2-4x+3=0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知道这个方程除了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方程外, 用十字相乘进行因式分解是这个方程相对简单的方法, 但课程标准中对这种方法没有作出明确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就产生犹豫, 教了,怕学生掌握不扎实, 反而因为多了 一种方法而产生思维混乱, 不教, 感觉可惜了 这种方法。今年送完毕业班以后, 有个学生问了我一个事儿让我特别有感触, 老师, 高中是不是对十字相乘法的应用很多, 我没学会怎么办? 这就让我对我们在教还是不教中产生疑惑。

 以往的教学中, 是遇到类似题目点一下十字相乘法, 不做硬性要求, 但实践证明, 不做硬性要求跟没教没有太多区别。

 所以我现在遇到了困难, 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建议, 谢谢!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标颁布 1 0 年来, 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青岛第三十一中学

 周公朋

 201 2 年 7 月 1 5 日

 1 0:07 赵传德于 1 2-7-1 5 1 0:57 推荐是自己课堂的真心经历, 真实有效, 值得大家借鉴。

 云鹏于 1 2-7-1 5 1 4:57 推荐并加 50 分从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发现, 周老师对教材的认识在不断地揣摩下越来越深刻, 分析细致到位。

 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标颁布 10 年来, 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新课标实施 10 年来,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教学理念的变化。

 我感觉自己变化最大的还是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

 由以前怎么教, 现在更多的是想学生应该怎样学。

 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我在讲北师大版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提公因式法(一)

 时, 收获不少。

 其中在讲怎样找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时, 我是这样进行的。

 (出示投影) 多项式 ab+bc 中, 各项有相同的因式吗? 多项式 3x呢?

 师: 谁来试一试?

 生: ….

 师:

 同学们找得很准, 那么请你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投影想一想 2)

 尝试将上面的多项式分别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

 并与同伴交流。

 师: 请同学们根据找出的相同因式, 对比刚才的算式进行解决, 并与你周围的同学交流.

 …… 师: 请三位同学分别说一下.

 生: …… 师:

 三位同学写的很准.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道题, , 从左向右的变形, 是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 生:

 分解因式.

 2+x 呢? 多项式 mb2+nb– b师: 对. 看来, 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找到这个相同的因式非常重要. 其实它有个名字叫: (板书) 公因式. (并出示投影)

 结论:

 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 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师: 来看刚才我们写的三个多项式, 他们有公因式吗?分别是什么?

  生: …. .

 师: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问题. (出示投影)

  2+6x2 尝试将上面的多项式分别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

 师: 同学们先思考, 然后互相交流……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们组找到的公因式.

 议一议:

 1、 多项式 2x3中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

 这几位同学听课非常认真, 都经过了仔细的思考, 找出了他们认为的公因式. 那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呢 ? 生: 老师, 我同意第四位同学.

 师: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 1. 2. 3 中, 都还有公因式, 还能再提, 只有第四个多项式中不含有公因式了, 所以我认为这2

  .

 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是 2x师: 这位同学想的太周到了, 他提醒我们提出公因式后, 另外的多项式不能再含有公因式. 那同学们根据刚才你找到这个公因式的过程, 思考, 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怎样来确定呢? 生: 系数取最大公约数, 要是相同的字母, 指数取最低的。

 师: 这位同学的总结非常到位. 来看看你掌握了吗?(出示投影练一练)

 刚开始备课的时候, 书上的起始问题第 2 问:

 “尝试将上面的多项式分别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

 并与同伴交流。

 ” 我直接删掉。

 我感觉此处是多此一举。

 因为本节课, 重点就是两个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寻找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过程,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

 会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我想:

 针对两个目 标, 干脆将教学过程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认识并找公因式, 然后第二部分就是学会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但后来在一个班级试讲之后, 与同组的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 自己再次仔细琢磨。

 感觉自己没有真正领悟到编者的意图。

 因为只有让学生经历尝试分解的过程, 学生才会有想要认识公因式的必要性。

 2+6x对于书上的议一议“多项式 2x3中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 刚开始的想法, 既然公因式的定义已经引出。

 那么我何不引导学生由易到难, 逐步认识并学会找公因式呢。

 于是我利用板书, 依次添上字母和系数, 将一个多项式从简单到变到复杂。

 x+x2+6x3到 2x+x3到 2x+6x3到 2x3。

 学生能很快的说出每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但经过试讲后, 效果不好。

 因为看似降低了难度, 其实学生一直在按照老师铺好的路走, 自己真正深入思考的太少。

 虽然学生能够顺着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最后找到公因式。

 但当要总结找公因式的方法的时候, 学生不能

 正确的归纳出。

 尤其是找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的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找系数最小的数”这样的观点。

 后来上课时, 我让学生真正的进行讨论、 比较、 归纳。

 学生得出了很多的结论。

 并且找出了不同的公因式。

 我让学生比较,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 1. 2. 3中, 都还有公因式, 还能再提, 只有第四个多项式中不含有公因式。

 归纳出本节课我们真正所需要的公因式是什么样的。

 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公因式的理解。

 看来这个议一议的过程应该让学生经历, 并且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互相碰撞思想。

 只有这样, 对于公因式的特征才能更加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真的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困惑 山东省烟台第十五中学

 毛晓凤

 201 2 年 7 月 1 5 日

 1 0:41

 于常红于 1 2-7-1 5 1 8:58 推荐从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 当下的确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各学科的设置确实应该放在一个共同规划的标准之下进行。

 刘同军于 1 2-7-1 5 20:01 推荐并加 20 分毛老师提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

 学生有怎样的计算能力才是时代的要求? 事实上, 只要明白算理, 能进行基本的运算就能应付日 常之需。

 至于使用计算器, 可以把学生从复杂的运算中解放出来进行更有价值的学习和探索, 即所谓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比如, 在画扇形统计图时, 我们的着眼点是放在数据整理的过程和方法,还是放在各部分圆心角的度数等计算问题更有价值?

  新课标对于我们的教学的确发生了 很重要的影响, 比如之前的“一言堂”变成了现在的“百花齐放”, 看了视频的深有感触, 比如说乘数和被乘数的问题, 自己在小学中就经常出错。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重要的变革, 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也同样有一些困惑。

  一、 计算机的引入学生计算能力的退步

 记得在初一上学期的课本中就出现了 计算机的内容, 当然课本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器去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同样不可否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用到计算器, 但是看到好多学生依赖于计算器不禁会担心学生计算能力会不会退步, 事实正如所担心的, 好多学生越来越不愿意自己动手进行计算, 甚至很简单的计算也会出错。

 个人认为计算器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但在学生阶段还是少用为妙。

 二、 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脱节

  记得在八年级下学期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问题是就出现了电阻、 电流和电压的问题, 而很多学生都不理解, 原因在于这是初四物理的知识。更多的是现在各学科之间的结合是件好事,但一些学生因为其他学科知识的缺乏同样学不好数学。

 三、 课堂上的“放”与“不放”

  不可否认课堂让学生多参与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同样老师也面临着另一个考验如何能让学生在秩序井然的课堂中完成你所要求的活动。

 比如八年级下学期的概率问题, 各小组掷硬币统计次数, 统计各位学生的生日 及生肖等, 一节课很难让学生将学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老师过多干预又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立足根本, 从提问抓起 泰安市泰山区大津口中学

 周仁刚

 201 2 年 7 月 1 5 日 1 1 :21

 肖立新于 1 2-7-1 5 1 5:27 推荐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指标, 您的见解很到位。

 您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 把本篇文章丰富起来。

 刘建宇于 1 2-7-1 6 09:26 推荐并加 20 分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周老师总结的非常到位,从动机, 内容、 环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非常实用, 我再补充一点, 从学生的情感发展方面来讲, 还应注重对学生回答时的聆听、 等待、 询问和发展, 课堂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场, 情感的体验场, 我们的眼里不仅有知识, 还要有生命!

  数学课堂以体现思维之美而著称。

 因而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往往会成为一节数学课堂是否出彩的点睛之笔。

 教师在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 在课上的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

 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 出色的提问还可以成为学生思路的活动导航。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今天, 没有一个老师课堂不提问的。

 然而, 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更为普遍。

 诸如, 一节课提几十个问题的“满堂问”, 一口气提五六个问题的“轰炸式”提问, 学生只须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口头禅式”提问, “把这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 两边的部分会------”的“半截话”提问等, 几乎随处可见。

 诸如此类现象是荒诞的, 提问的有效性是经不起考问的。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和文本解读学的理论基础上, 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单元的教学重点, 要做到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

 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 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

 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

 设计问题时做到“三问”:

  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

 2、 提问要少而精。

 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 避免问题过于繁琐、 直白, 以提高学生思维密度与效度, 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3、 抓住教学环节的特点,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和问题类型。

 导入环节的提问主要在于吸引学生的眼睛和大脑, 不一定需要学生的准确答案。

 而且学生也往往不能轻易回答。

 答案往往隐含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中。这就要求设计问题时要能以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为载体, 巧妙的和教学内容融合起来。

 授新课环节的问题最为关键, 问题的设计要能使学生顺畅自然的度过教学重点和难点。

 可以设计精彩有力的组合问题, 并尽可能按照思维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

 通过这些提问使学生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巩固练习环节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预防性 。

 以学生为主体, 创建和谐课堂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

 冯艳萍

 201 2 年 7 月 1 5 日 1 3:37 肖勇于 1 2-7-1 5 1 4:00 推荐 1 0 年课改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 很有同感。

 分析的很到位, 课例也很好。

 刘建宇于 1 2-7-20 1 6:56 推荐并加 20 分对于七巧板的学习, 通过冯老师设计的巧妙呈现,激发兴趣;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动手制作, 灵活拼图三个教学流程。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放飞场, 方法的体验场。

 以学生为主体, 创建和谐课堂 实施新教改以来, 我们改变了 传统的“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 改变了 教师的“一言堂” ,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前的初中 数学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得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科生涩、 枯燥、 缺乏自 主学习的兴趣。

 其实, 真正的智慧教学、 高效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乐学、 善学的基础上, 只有学生感兴趣、 参与度高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课堂。

 为了 实现这一教学目 标, 新课改以后, 我以七巧板的教学为媒介, 通过各种拼摆类的小游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 , 在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让学生成为学习 的主体, 师生共同创建和谐、 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整堂课中, 我都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

篇八: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015 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研修组 研 课 报 告 市县(区):德州市宁津县 研修组名称 宁津县张大庄乡中学初中数学研修组

 研修组长姓名

 张俊强 研修组长所在单位

 宁津县张大庄乡中学 课例名称

 《认识三角形》 执教教师姓名、单位 孙晓军 课例地址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学段、学科

 初中数学 研课时间、地点

 2015 年 9 月 10 日三楼多媒体教室研修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是否参加研讨1 张俊强

 是 2 靳培强

 是 3 杨金令

 是 4 张涛

 是 5 刘绪玉

 是 6 曲海君

 是

  未参加研课教师情况说明:

  二、研课报告

  (研课报告内容包括:1.集体研讨的流程;2.对课例的分析评价,要结合课例按照评价标准逐一分析其主要优点、存在的问题;3.要对课例做出综合评价;4.阐述集体讨论对本课例的修改建议。不少于 1000 字。)

 一、 集体研讨流程:

 1、 确定研课课例 2、 每位成员对确定的课例进行备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制作课件等 3、 全体成员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孙晓军老师的课堂实录《认识三角形》,阅读孙老师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pt 课件、课后反思等。

 4、 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5、 组长撰写研课报告 二、对课例的分析评价 孙老师这节课准确把握了教学目标,设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 在本节课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探索,还是例题处理、问题解决,教师都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进行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三角形概念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引领式的任务单,不仅有效理解的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还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层次.在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图形建模式的任务单,不仅能呈现图形形式,还可以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在题目设计中,三个问题式任务单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例题教学中,主要渗透了“方程”思想,并对例题进行了变式设计;在问题解决中,渗透了“整体”思想和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利用一副三角板拼图,设计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中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养成和推理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本节课中,教师很好地组织了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首先体现在对三角形的概念教学方面.从生活中小木屋的屋顶结构图中提炼出几何图形,这样的活动设计,培养的学生的图形抽象意识和符号意识.其次体现在对内角和性质的探究、验证方面.尽管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过利用撕、拼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但教师还是注重了撕、拼的方法在本节课中的应用.通过撕、拼一个角,拼成一对同旁内角.这是源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在本节课中,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水平存在“不对称”的现象,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学生的合作学习体现得不是太到位,致使学生的想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交流;三是对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关注,没有掌控到他们的学习状况。

 三、对课例做出的综合评价 本课例重视了学生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的结合,加强对推理过程和推理意识的建立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观察和撕、拼、凑方面的动手操作等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探索、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例借助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课堂永远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探索,还是例题处理、问题解决,都是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在学生个体思考、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中完成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本课例是较为成功的一节优课。

 四、集体讨论对本课例的修改建议 1、课堂要注重因材施教,但对层次差的学生似乎照顾不到。关注学生的点和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在课堂的内容方面还需要适当地拓展。

 3. 从课堂评价激励机制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研修组的全体成员,在今后的课堂一定会借鉴本节之长处,注意避免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篇九: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羊补牢》观课报告

 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中心小学

 陈翠平 根据贵州省小学语文任保平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暨观课、评课、议课活动安排,作为本次活动得指导老师,我于 3 月 4 日专注认真地观瞧了廖传敏老师执教得《亡羊补牢》视频。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郭老师在上新课前采取了谈话导入法,三幅情境图描述了《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学生已学过得三个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寓言故事得三个要求:一就是会读故事;二就是会讲故事;三就是明白道理。而在学习这个寓言故事时,她也就是一步步按这三个要求落实得。在教学中,廖老师多次结合具体得语境进行生字词得学习:在课文中认读;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寻找近义词,如“街坊”;在探究中体会文字背后得心情,如“赶紧”等;结合词语复述寓言故事等,而这些环节并不就是简单得机械地读记背,而就是随“课”得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很不错,现将廖老师得这堂课点评如下: 一、亮点多多: 1、执教教师得内在素质强 从年龄上讲,廖老师虽然年轻,但她在课堂中得表现却比较沉稳、老练,语言干练,课堂驾驭能力比较强,能关注学生课堂中得活动、问题得生成,能尊重学生得主体意识。使我们真真切切地瞧到了她殷实得基本功与深厚得文化底蕴,并对“远程录播”这类新生事物率先学习运用,点赞!

 2、“互联网+教育”不就是梦 先进得直录播教室不仅为学校开展现场观课、评课提供先进得硬件设施,增强观课评课得效果,并且可以通过网上转播,还能实现异地观、评课得交流与研讨,加大了课堂得开放性,提高了资源共享得高效性。它最大得优点就是能将在教室内现场教学得实情自动录制下来,将视频直接推送到校内多媒体服务器,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观瞧视频直播,所以就对教师得课堂教学中得备课、教学、互动、应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得要求。廖老师在兴义一小得远程录播室同时为三个学校三个班级得学生上课,现场教学与远程教学相互兼顾,我们感叹“互联网+教育”真得已不就是梦!

 3、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得主体 在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展现出来得就是一种密切合作得与谐关系,教师已不再就是课堂上得首席,而就是一个课堂上得倾听者,不吝啬将自己欣赏得目光及鼓励得语言送给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有了更多敢想、敢说得机会,张扬个性。如在街坊劝说养羊人修羊圈这个环节时,廖老师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让学生说说养羊人得想法,教师得话语与动作生活化,使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读中感悟。

 4、处理把握教材准确、独到 有人说,一堂好得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就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就是第二种佳境;人即就是课,课即就是人,这就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得痕迹越淡,终无痕迹。因此,课得至高境界乃就是无课、无教育。

 在读故事,悟道理时,廖老师没有“到此为止”,而就是多次得互相碰撞:第一步得读故事,体会人物心理,比如,在养羊人第一次丢羊之后,她会怎样想;第二步说故事,讲大意时,从全文复述到用一两句话归纳;第三步用“为时不晚”四个字概括就是,理解“亡羊补牢”得字面意思与深层寓意,做得非常到位,根据学生得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在抽丝剥茧之后,把深层得意思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得一步步走来,在学生接受能力上,也不会出现断层现象,即使就是理解能力较差得学生,也能清楚明白地理解。我想这里正就是廖老师上课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得精彩所在!

 二、商榷之处:

 1、提问得面不够广,只关注了少部分几个学生。

 2、学生在联系实际理解寓意时,谈得较肤浅,老师应适时点拨,可通过自己或身边其它得一些具体事例,拓展学生思维。

 3、在识字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得间架结构,特别就是低中年级,应用田字格书写给学生瞧一瞧就更好了。

 4、朗读形式单一,大多数时候就是齐读,可以培养学生多种形式得读书方法,锻炼朗读能力与技巧。

 5、教师就是学生积累走向运用得桥。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积累与小练笔,除了语句上得积累,还应该有学习方法得积累。课堂上拓展说得环节可以上升为小练笔。

 很多地方我与各位学员有共通之处。

 三、写在后面: 我借用于永正老师得话与大家共勉:语文课到底怎样上,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一要留下语言。积淀大量得词汇,经常运用,不会忘记;第二要留下丰富得情感。语文就是一门情感非常丰富得学科;第三要留下能力。书写得能力、阅读得能力(朗读得能力)、表达得能力;第四要留下习惯与兴趣。养成了读写得习惯,朗读得习惯。

 总得来瞧,本说课得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教学过程逐一得把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

 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层递进。学习方法运用恰切。对于学情分析,不很具体,不够清楚,尤其就是学生得整个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不够明确。同时,关于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中得作用,体现不够。

 教学内容比较具体、全面,并且有针对性,学习内容明确, 能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科得本质特点与课文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如此选择,能够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得特点,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并能够将教材得作用发挥到最好。

 对于学科内容得结构系统把握得也比较好,在本单元得教学体系中体现了“用一个具体得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统一主题得特点。

 教学过程只就是讲明了寓言故事得道理与个别字得读音及多种含义,没有呈现知识体系但在能力体系上有所体现,在体系中发挥了作用。

 没有形成多义字得知识链条,容易导致课文学习变得孤立,对于以后多义字得学习,学生不能有效链接。

 符合课程标准得基本理念,符合学生发展得实际需要。

 对于学生得知识基础,关注了课文理解能力层面,对此做了较具体得分析与预设,但其它语文方面得知识基础,涉及较少。

 对于生活经验方面,分析与预设较概括。

 教学目标得制定体现了层次性,有恰当得行为动词。

 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清晰,过程与方法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恰当。

 例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写到: 用点拨法与情景法层层递进,使学生一步步理解故事得含义,体会寓言得寓意听者可以很容易进入教学中。

 教学内容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得达成。

 本篇课文得“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得达成。

 拥有“对学生存在得认知障碍与学生得差异”两方面得分析与预设。

 在学生差异方面得分析与预设,就是这样介绍得: 阅读能力较好得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接受比较快,对于课堂上得问题,经点拨完成较好;而接受能力较弱得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亡”、“牢”上出现问题,需要较多关注。

 而在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点: 用“先解释疑字,再理解课文得方式巩固理解。

 很明显,教师在上面得分析中,只关注了学生理解课文一方面,对于练习“说”得过程中学生差异与预设没有谈到,不够具体。

 教师对于课文重点选择正确、恰当;教学支架实在,但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多样性。

 对于难点得选择,教师不仅关注并解决了学生对寓言得理解,而且对寓言得外延以及寓言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突破重点有实在得方法,学生自己说故事,自己表演故事,使教学重点凸显,且课堂效果好。

 针对教师自己提出得难点,有化解得方法,而且方式多样,例如:同桌互议、集体交流。

 本课得教学过程层次性清晰、有梯度、体现了渐进性。

 在本课得教学过程设计中,最突出得就是环节设计时间分配合理,同时层次性突出。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再提出问题精读课文,紧接着同桌互议、集体交流表演课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层次明显。

 活动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比较清晰,符合学生得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

 教学流程中得重点活动,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本课重点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出示投影,学生互动得方式一步一步理解课文。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

 重点活动时间充分。教师对于活动时间就是这样安排得: • 谈话激趣、理解题意、初读课文——约 10 分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 精读课文——约 20 分钟,用自读自悟,读悟结合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体会寓意、总结全文、拓展补充——约 10 分钟,体会寓意,联系生活实际。

 可以瞧出,在重点活动“理解课文”过程中,占用了二分之一得时间,这样可以确保重点活动中学生有实实在在得学习过程与思考时间。

 活动方式没有针对性,只就是让大部分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通过互议交流深入理解课文,通过表演加深理解。

 学生得学习方式,有“读读寓言”、“说说故事”、“演演故事”、“想想实际生活”这几种方式。

 教学资源选择了课件播放“亡羊补牢”故事得投影,对理解课文有辅助作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较适宜。但就是要考虑图片出示得时机,否则会导致学习时影响学生得想象力得发挥。

 图片得出示会对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得辅助作用,但就是对学生所运用得学习方法得指导,没有联系。

 没有测定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得方法;有学生对课文外延得访谈;有对学生学习活动得形成性评价;对于课文得理解程度,有相应得检测方式。

 评价方法比较具体。

 学生得仿说与作业都就是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得,有说有写。这样得设计,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得掌握程度,而且拥有可操作性。

 听了张老师上《亡羊补牢》一课,我觉得就是一种美好得享受。张老师那亲切、平与得语言,独特得教学风格与良好得语文学科素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得印象。我个人认为张老师这堂课得成功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谜语导入,活跃课堂 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谜语,把谜语作为课堂教学得催化剂,能诱导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得兴趣。学生在谜语活动中开阔视野,发挥联想,提高学习得积极性。新课之前,张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猜就是什么寓言故事,一开始孩子们瞧到坐井观天得图片都很激动,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猜就是坐井观天,后面老师叫同学们举手回答,但还就是抑制不住内心得激动,有些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说出来,可见孩子得兴趣多么高涨啊!就这样兴趣黯然地进入到了学习状态。

 二、字词教学,点亮课堂 字词就是语文学习中最为基础性得内容,也就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得重心所在。本节课张老师抓住了重点字亡与牢,以及重点词窟窿与街坊进行教学。教学亡、牢两字,形式多样,有组多个词语、有了解汉字得演变,交给孩子理解汉字得方法,如告诉孩子可以通过查字典与联系课文得方法理解词语。课堂上还抓住了轻声词“窟窿”与多音字“圈”得教学。词语教学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孩子兴趣高涨,让课堂熠熠生辉。

 三、品词析句,精彩课堂 品词析句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得桥梁,就是本节课中得又一亮点。张老师用对比句教学“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来凸显反问句用得好,强调羊已经丢了,不需要修羊圈。又如教学“第二天早上,她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抓住两个“又”字教学,让学生思考:去掉两个“又”字行吗?为什么?通过删减,学生进一步理解用了“又”字说明养羊人不只一次丢羊,狼不只一次来到羊圈。这样有效地品词析句,提高了理解课文内容得水平。

 四、凸显说话,延伸课堂 加强说话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小语阅读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得一项重要内容。张老师设计了两次说话训练,每次训练都指导得很到位。如第一次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得“亡羊补牢”得事吗?结合自己或她人得事例,自由谈谈,如不爱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乱扔垃圾……这样谈话得内容具体,学生很有话说,纷纷举手想说,她们说得很具体、很真实、令人感动。第二次就是创设情境,学生扮演角色说故事。学生很乐意当小明为老师奶奶讲故事。讲得声情并茂,娓娓动听。两次说话训练都达到了预期得教学目标。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这节课得优点还有很多,比如张老师引导孩子体会寓言蕴含得道理引导得好,学生说得很精准,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文章得重点,突破难点。整个课堂闪动着教师得机智与灵动性,就是一节值得我学习得语文课。

 五、两点不成熟得观点与大家商榷

 1、在提问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时,如果用填空式指导概括,也许会受到较好得教学效果。

 2、教学对比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提问学生那一句更好,如果在这之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请学生回答。学生体会更深刻,更易理解反问句用得好。

 《掌声》观课报告

  今年暑假得研修学习与以往相比又有了新得突破,不再像过去都就是些理论性得枯燥无味得讲座,取而代之就是老师精心准备得 6 节课,作业就是听完老师得课写出自己得认识,谈谈讲课老师得不足之处,这正就是我们一线老师所期待得,平时没有时间听专家老师得课,这次有了机会, 我就一节一节认真去聆听,每一堂课都就是非常得精彩,都值得我去好好学习,现在仅以《掌声》为例来谈谈我得一点想法。

 《掌声》这篇课文就是以小英得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得,情节感人,描写细致。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观瞧中我体会到老师从以下方面围绕文章得主旨展开...

篇十: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编:廖伯琴

 执行主编:宋树杰 翟厚岚 王宪收

 编 委:田序海 高 翔 宋协俊 邢洪明 宋连义 王志芳 郑玉峰

 版面设计、制作:翟厚岚 宋连义 王志芳

 图片制作:李成金 吴 宾

 “格物-究理”号再次欢迎鲁、琼两省

 的老师们

 国家课程团队专家 廖伯琴

 鲁、琼两省的老师们,我谨代表物理课程专家团队欢迎大家!

 

 2008:“格物—究理”号扬帆启航,山东省的物理教师与我们同

 行;

 2009:“格物-究理”号再次扬帆,研讨《物理 1》、《物理 2》;

 2010:“格物-究理”号将第三次扬帆,探索《选修 3-1》、《选

 修 3-2》。

 研修内容有限,而“格物-究理”的探索无穷;研修目标具体,

 而“格物-究理”的追求宏大。

 预祝老师们在有限的十天研修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7 月 17 日下午,2010 年全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启动仪式暨专家

 会议在山东教育大厦举行。

 张志勇副厅长作了

 《做教育智慧的启迪者》

 的重要讲话。张志勇副厅长传达了 7 月 1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

 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

 讲话谈了学习体会,

 并对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

 要求。张志勇副厅长希望参加研修的专家、指导教师和参训教师要有

 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争做国家教育宗旨的信仰者、教师教育智慧

 的启迪者,并要求本次远程培训要进一步丰富提升研修课程质量,进

 一步提高专家团队的工作质量,进一步强化团队精神,使每个参训学

 员体验网络研修的魅力,收获学习的丰硕成果,收获一次高峰学习体

 验。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蒋敦杰对今年

 的远程研修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教研室副主任高洪德对省课程专

 家团队建设提出建议,

 希望省课程专家团队虚心学习国家课程团队的

 经验, 坚定做好今年培训工作的信心, 增强联络沟通, 提供优质指导。

 会议由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孙玲主持,省内教研系统、一

 线名师组成的课程专家 160 多人出席会议。

 7 月 17 日下午,物理课程专家团队全体成员认真学习 2010 年全

 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资料,明确培训要求,观看并研究课程视

 频培训资料,研讨新课程培训内容,熟悉研修平台,制定了物理学科

 培训计划。

 对课程简报及其栏目设置认真研究、 精心设计、 明确分工。

 国家课程团队专家廖伯琴教授与省物理课程专家团队成员合影

 7 月18 日,国家课程团队专家廖伯琴教授与省课程专家团队成员制定培训

 方案,对课程简报及其栏目设置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明确分工。

 课程专家团队观看并研究课程视频培训资料,

 研讨新课程培训内容

 省课程专家团队成员与廖伯琴教授探讨研修新思路、新方法

 技术组团队上门服务,指导熟悉研修平台,为远程研修保驾护航

 一、国家团队成员介绍

 廖伯琴 赵保钢 陈 峰

 高 山 廖元锡

 邓 磊 王慧君 高忠明

 林明华 李富强

 二、省专家团队成员介绍

 宋树杰

 翟厚岚

 王宪收

 田序海

 高 翔

 宋协俊

 邢洪明

 宋连义

 王志芳

 郑玉峰

 1、新闻快递(栏目编辑:田序海)

 全面及时报道培训的学习进程、研讨活动、新闻动态、典型事迹、地市风采

 等,提高远程研修的质量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热情。

 新闻快递专用信箱:sdgzwlnews@126.com

 2、特约评论——专家引领,登高望远(栏目编辑:宋树杰 王宪

 收)

 聘请专家团队以外的省内外专家,针对本期简报所关注的问题发表评论,从

 理论的高度对研修给以指导。

 3、作业选登——学习、欣赏、点评、借鉴(栏目编辑:邢洪明)

 从学员的大量作业中,精选部分优秀作业刊登出来,供大家欣赏、研究、点

 评和借鉴。选登作业的标准是:

 (1)观点鲜明、角度独特、内容正确、行文流畅。

 (2)源于教学并能对教学有较高的指导、借鉴价值。

 (3)浏览次数多、赞美评价高。

 (4)国家级课程专家、省级课程专家或指导教师推荐。

 4、回音壁——倾听学员心声,传递专家见解(栏目编辑:宋协俊)

 对大家研修过程中提出的热点和疑点问题,由课程专家给出比较满意的回

 答。

 5、观点聚焦——思想碰撞,观点交锋(栏目编辑:王志芳)

 本栏目聚焦全体学员在远程研修过程中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一些有意义的思

 想和观点,进行梳理汇总,同时还可有部分专家的点评和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

 话语。

 观点聚焦专用信箱:sdwlgdjj2010@163.com

 6、今日之星——班级楷模、学员榜样(栏目编辑:郑玉峰)

 根据各班级学员点击阅读《课程简报》、学员作业评论和发表文章、评论的

 情况,结合点击率以及课程团队专家的意见,每天推荐一定比例的班级、学员和

 指导教师为今日之星。

 7、区域之窗——区域新视点、智慧大舞台(栏目编辑:高翔)

 栏目功能:

 (1)介绍地市、县研修管理新经验,展现地域研修管理新思维。

 (2)班级如何进行主题性教研,展示专题性教研成果。

 (3)遴选精品主题教研成果,用于课程热点后续跟踪讨论。

 栏目要求:

 1.建立顺畅的地市县管理网略,表格见附件。

 2.7 月 19 日 10:00 之前向栏目专用信箱:sdwl2010sc@163.com发送所管理的县市

 区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

 3.研训期间各地市形成二至三个区域研究的专题。

 4.研训期间提供四至六个在省域层面有推广价值的管理经验。

 附件

 地市 地市物理团队负责人 手机号码 固定电话

 E-mail QQ

 备注

 县市 县市物理团队负责人 手机号码 固定电话

 E-mail QQ

 高中物理专题一作业(4 道作业题,选择 2 道作答)

 1. 基于课程的视角审视选修 3-1 教材的编排体系,你认为教材逻辑结构有什么

 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与旧教材相比,

 你在新教材的创新点上有什么思考

 和典型的做法?

 2. 结合新旧教材,就各种版本中电势、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功等物理概念的形

 成过程表述教学后的思考。

 3. 依据电磁学的逻辑结构表述电动势物理概念教学要注重阶段性。

 4. 从“选修 3-1 模块”中选一课题,完成教学设计。

 关于教师提交作业的说明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作业是在老师们学习了当天的视频课程并集体交流研讨的基础上

 完成的。提交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培训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通

 过学习视频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加深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理

 解,教学中更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保障研

 修及作业的质量,对教师完成作业做出以下说明:

 1、每个研修专题的作业内容均以上一期“物理课程简报”中的题目

 为准,按照要求从给定的作业题目中任选一个或两个完成并提交,视频

 课程中的作业要求仅作参考。

 2、完成的作业要紧密结合视频中教学案例中所阐述的教学思想

 和介绍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映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真实

 感受,杜绝网上抄袭复制。

 高中物理课程团队

 2010 年7月 18 日

关键词: 山东省远程研修教师教育网 山东省 研修 教育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