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12篇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沈从文曲折的一生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12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1
沈从文曲折的一生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2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
他是一位科学家。它六岁那年,要上学读书了。开学那天,大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去了。
一路上,高士其乐得象只小鸟儿,又蹦又跳唱着歌。他跑到学校门口一看,大门还紧紧地关着呢。他不敢去敲门,只好站在门口等着,不知道等了多久,学校的大门开了。
开门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声老伯伯早!
老伯伯心里真高兴,笑眯眯地说:多懂礼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级新学生吧!
高士其点点头。老伯伯把高士其领到一年级的教室里。
过了好一会儿,小朋友们才一个个来到学校。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站在台上讲话。高士其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心地盯着校长,他听得可仔细啦。
校长讲完了话,叫高士其站到他身边来。高士其不知道有什么事,一颗心象小鹿似的怦怦乱跳。
校长摸摸高士其的头,表扬他是一个守纪律、懂礼貌的好学生。
高士其把校长的话记在心里,每天,他上课用心听讲,放学回家就认真做功课,他跟全班的同学都要好,跟同桌的一个小朋友更要好,下课以后,两个人一起游戏,可高兴呢。
可是有一天,这个小朋友嘟着嘴,冲着高士其说:你到底认识我吗?
高士其觉得很奇怪,说:咱俩是好朋友呀,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这个小朋友气呼呼地说:那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为啥不理睬我呢?
高士其一听,笑了起来。原来,刚才上课的时候,这个小朋友拿出纸头,折成一只只小青蛙,悄悄地玩了一阵子,玩着玩着。觉得一个人玩没有劲,就凑到高士其的耳朵边,轻轻地说:我们来玩斗青蛙吧!
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正用心听老师讲课,这个小朋友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这个小朋友又轻轻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还是坐得好好地在听课。这个小朋友心里挺不高兴,使劲拉了拉高士其的衣服,这一来,高士其回过头来了。那个小朋友指指膝盖上的两只纸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斗青蛙呀,他对那个小朋友白了一眼,又用心地听老师讲课了。
高士其想到这里,笑起来了,他对那个小朋友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不认识你了。
高士其的话,说得这个小朋友也笑了。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3
陶行知的演讲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搬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自己就吃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台下欢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4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
他是一位科学家。它六岁那年,要上学读书了。开学那天,大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去了。
一路上,高士其乐得象只小鸟儿,又蹦又跳唱着歌。他跑到学校门口一看,大门还紧紧地关着呢。他不敢去敲门,只好站在门口等着,不知道等了多久,学校的大门开了。
开门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声老伯伯早!
老伯伯心里真高兴,笑眯眯地说:多懂礼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级新学生吧!
高士其点点头。老伯伯把高士其领到一年级的教室里。
过了好一会儿,小朋友们才一个个来到学校。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站在台上讲话。高士其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心地盯着校长,他听得可仔细啦。
校长讲完了话,叫高士其站到他身边来。高士其不知道有什么事,一颗心象小鹿似的怦怦乱跳。
校长摸摸高士其的头,表扬他是一个守纪律、懂礼貌的好学生。
高士其把校长的话记在心里,每天,他上课用心听讲,放学回家就认真做功课,他跟全班的同学都要好,跟同桌的一个小朋友更要好,下课以后,两个人一起游戏,可高兴呢。
可是有一天,这个小朋友嘟着嘴,冲着高士其说:你到底认识我吗?
高士其觉得很奇怪,说:咱俩是好朋友呀,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这个小朋友气呼呼地说:那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为啥不理睬我呢?
高士其一听,笑了起来。原来,刚才上课的时候,这个小朋友拿出纸头,折成一只只小青蛙,悄悄地玩了一阵子,玩着玩着。觉得一个人玩没有劲,就凑到高士其的耳朵边,轻轻地说:我们来玩斗青蛙吧!
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正用心听老师讲课,这个小朋友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这个小朋友又轻轻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还是坐得好好地在听课。这个小朋友心里挺不高兴,使劲拉了拉高士其的衣服,这一来,高士其回过头来了。那个小朋友指指膝盖上的两只纸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斗青蛙呀,他对那个小朋友白了一眼,又用心地听老师讲课了。
高士其想到这里,笑起来了,他对那个小朋友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不认识你了。
高士其的话,说得这个小朋友也笑了。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5
彭德怀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东方军司令员,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
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员),中共北方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6
沈从文曲折的一生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7
身价千亿的“农民”袁隆平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看到这句话,我们总有一种莫名的心动。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或许这样一种场景离你非常遥远:道路边、田埂间、大桥下,常有人因吃不饱饭昏厥晕倒,甚至死于饥饿;草皮树根均可入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把饭蒸两次,饭量就会增加一半;冬夜睡觉时因没饭吃手脚冰凉,无法捱到天明……
民以食为天,盘古开天辟地,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为人类的主题。人类在漫长的生息绵延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然而,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
这位喂饱我们肚皮的“农民老大哥”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战乱中的逃难娃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袁隆平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奇迹的传奇故事。
颠沛磨难初长成,投身学农志坚定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袁隆平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对学术孜孜以求。年轻学子袁隆平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这在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
躬身田畴心不改,杂交情缘定终身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远离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动荡年岁经风雨,于无声处听惊雷
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隆平正式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但在那个年代,它无疑被视为反动学说。随后,“黑五类”、“现行反革命”等那个年月里最触目惊心的罪名一一加在了他身上。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变得岌岌可危……
袁隆平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己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试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为躲避政治斗争,他带助手到海南开展试验,连续7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就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整三个月……
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在潜心研究的过程中,海南“野败”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多年来天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有了重大收获。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是天壤之别。
1976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
苦尽甘来人依旧,淡泊名利爱无疆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田畴的农业科学家成了身价千亿的“富翁”、两院院士、集团董事。面对荣誉,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社稷黎民,苍生天下,他一直以此为念。“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袁隆平说。
2004年,袁隆平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大会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这正是袁隆平一生的写照,他用他的人生诠释了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
如今,八旬老人袁隆平仍然精神矍铄,昼夜躬耕于稻田,身价千亿的他身着35元的衣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袁隆平是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更是一个大爱无疆的仁者。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以他的执着和真诚征服了全世界,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着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而袁隆平则是我们仰望苍穹时去追寻的一个在科学和自然的天空中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8
陶行知的演讲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搬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自己就吃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台下欢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9
身价千亿的“农民”袁隆平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看到这句话,我们总有一种莫名的心动。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或许这样一种场景离你非常遥远:道路边、田埂间、大桥下,常有人因吃不饱饭昏厥晕倒,甚至死于饥饿;草皮树根均可入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把饭蒸两次,饭量就会增加一半;冬夜睡觉时因没饭吃手脚冰凉,无法捱到天明……
民以食为天,盘古开天辟地,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为人类的主题。人类在漫长的生息绵延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然而,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
这位喂饱我们肚皮的“农民老大哥”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战乱中的逃难娃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袁隆平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奇迹的传奇故事。
颠沛磨难初长成,投身学农志坚定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袁隆平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对学术孜孜以求。年轻学子袁隆平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这在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
躬身田畴心不改,杂交情缘定终身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远离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动荡年岁经风雨,于无声处听惊雷
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隆平正式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但在那个年代,它无疑被视为反动学说。随后,“黑五类”、“现行反革命”等那个年月里最触目惊心的罪名一一加在了他身上。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变得岌岌可危……
袁隆平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己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试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为躲避政治斗争,他带助手到海南开展试验,连续7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就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整三个月……
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在潜心研究的过程中,海南“野败”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多年来天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有了重大收获。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是天壤之别。
1976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
苦尽甘来人依旧,淡泊名利爱无疆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田畴的农业科学家成了身价千亿的“富翁”、两院院士、集团董事。面对荣誉,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社稷黎民,苍生天下,他一直以此为念。“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袁隆平说。
2004年,袁隆平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大会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这正是袁隆平一生的写照,他用他的人生诠释了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
如今,八旬老人袁隆平仍然精神矍铄,昼夜躬耕于稻田,身价千亿的他身着35元的衣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袁隆平是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更是一个大爱无疆的仁者。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以他的执着和真诚征服了全世界,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着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而袁隆平则是我们仰望苍穹时去追寻的一个在科学和自然的天空中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10
巴金的两件轶事
近得姜德明先生题赠的他的一本新书《与巴金闲谈》(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为巴金研究会策划的《巴金研究丛书(甲编)》之一,限印1000册。此书前有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列入《阁楼丛书》);这一次是增订本,新加了十篇文章。书的正文之后有巴金旧著的书影和书信手迹影印件多份,读起来赏心悦目;封面干干净净,一无装饰,尤得人心。现在许多书内容其实还好,而封面花哨甚至恶俗得很,令人胃口大减甚至望望然而去之。
德明先生是散文高手,所记的又是他同巴老的闲谈,其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之高,自不待言。巴金致姜德明的信中也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话题,给我留下甚深印象的有两件:
其一,巴老的《十年一梦》在姜先生主持其事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后,他在1987年2月25日的信中说:“稿费请代捐赠文学馆,麻烦你了,谢谢。文学馆的建立你也出了力。你一定高兴它的发展。”而稍后他想再要十本送人,又于9月17日的信中特别提出,该书“倘使未售尽,我还想买十册。购书费,得到寄书通知后即汇上。请费神代办。”
其二,1990年秋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将率团访华,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当年早些时候出版了井上靖所著小说《孔子》一书的中译本,当即寄给巴老一本;后来得知井上靖要在10月下旬到上海来看望巴金,病中的巴老决定要抓紧读他这本书,但不知藏在书堆的哪一部分,找不到了,于是托人再弄一本,姜先生又赶紧给他寄一本去。而后来井上靖本人也病了,不能来访问,于是巴老在当年11月12日写信给姜先生道:
《孔子》早收到了,谢谢。
没有回信,只是由于病的干扰……不能工作,也不便活动。更可怕的是记忆力衰退。当初托褚钰泉代购《孔子》,是因为听说作者十月下旬要来看我。几年前我在东京同井上对谈,曾说他的小说出版,我要认真地拜读。我不愿失信,所以着急起来……收到您寄的书,我带到杭州读了一遍,回到上海就听说井上取消了这次旅行,接着又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本《孔子》,连忙写信向您表示谢意。请原谅我的健忘。
1987年巴老八十四岁,1990年则是八十七岁。他老人家的身体无可避免地衰老下去,而精神却同青年时代一样充满激情,而且容易着急。像这样生动有味的细节,很可以补入现在已经编撰得相当细密的巴金年谱里去。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11
彭德怀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东方军司令员,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
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员),中共北方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篇12
巴金的两件轶事
近得姜德明先生题赠的他的一本新书《与巴金闲谈》(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为巴金研究会策划的《巴金研究丛书(甲编)》之一,限印1000册。此书前有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列入《阁楼丛书》);这一次是增订本,新加了十篇文章。书的正文之后有巴金旧著的书影和书信手迹影印件多份,读起来赏心悦目;封面干干净净,一无装饰,尤得人心。现在许多书内容其实还好,而封面花哨甚至恶俗得很,令人胃口大减甚至望望然而去之。
德明先生是散文高手,所记的又是他同巴老的闲谈,其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之高,自不待言。巴金致姜德明的信中也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话题,给我留下甚深印象的有两件:
其一,巴老的《十年一梦》在姜先生主持其事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后,他在1987年2月25日的信中说:“稿费请代捐赠文学馆,麻烦你了,谢谢。文学馆的建立你也出了力。你一定高兴它的发展。”而稍后他想再要十本送人,又于9月17日的信中特别提出,该书“倘使未售尽,我还想买十册。购书费,得到寄书通知后即汇上。请费神代办。”
其二,1990年秋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将率团访华,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当年早些时候出版了井上靖所著小说《孔子》一书的中译本,当即寄给巴老一本;后来得知井上靖要在10月下旬到上海来看望巴金,病中的巴老决定要抓紧读他这本书,但不知藏在书堆的哪一部分,找不到了,于是托人再弄一本,姜先生又赶紧给他寄一本去。而后来井上靖本人也病了,不能来访问,于是巴老在当年11月12日写信给姜先生道:
《孔子》早收到了,谢谢。
没有回信,只是由于病的干扰……不能工作,也不便活动。更可怕的是记忆力衰退。当初托褚钰泉代购《孔子》,是因为听说作者十月下旬要来看我。几年前我在东京同井上对谈,曾说他的小说出版,我要认真地拜读。我不愿失信,所以着急起来……收到您寄的书,我带到杭州读了一遍,回到上海就听说井上取消了这次旅行,接着又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本《孔子》,连忙写信向您表示谢意。请原谅我的健忘。
1987年巴老八十四岁,1990年则是八十七岁。他老人家的身体无可避免地衰老下去,而精神却同青年时代一样充满激情,而且容易着急。像这样生动有味的细节,很可以补入现在已经编撰得相当细密的巴金年谱里去。
关键词: 中国 事迹 名人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50字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简短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故事大全100字 中国名人的主要事迹 中国名人典型事例 中国名人故事资料大全 中国名人的主要事迹简单 中国名人的事迹介绍 中国名人的事迹简介 中国名人的事迹
热门文章:
- 2023辅导员事迹标题15篇【优秀范文】2024-08-03
- 大国工匠事迹13篇(范文推荐)2024-08-02
- 手术室优秀护理工作者主要事迹13篇2024-07-23
- 2023年窗口单位事迹材料窗口人员事迹材料3篇【精选推荐】2024-07-22
- 2023年度单位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优秀6篇【通用文档】2024-07-11
- 青年岗位能手事迹材料14篇(范例推荐)2024-07-09
- 2023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事迹3篇【完整版】2024-07-04
- 2023年度好婆婆事迹材料200字怎么写6篇【完整版】2024-07-02
- 2023年精神文明建设个人事迹材料汇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5篇(范例推荐)2024-07-02
- 2023年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总结精彩4篇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