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仟文档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汇报 >

2023年度新闻思想形成实践基础范本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2-28 15:10: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新闻思想形成实践基础范本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新闻思想形成实践基础范本五篇(完整文档)

  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和做法,是一个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办的实践过程,构成了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与长期的学习、工作实践密不可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善学新闻报道,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十分热爱读书看报,特别善于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用于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1969年1月,15岁的青年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七年的知青生活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也使他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树立了为民办实事的人生理想,逐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根源。与此同时,他开始大量阅读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文学等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深入学习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根基。

  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摆在他面前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关于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刊发后,他从新闻报道中找到了工作的思路——学办沼气解决当地缺煤少电的问题。最终,等人到四川学办沼气,并在梁家河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在延川县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沼气革命。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刊发《取火记》,报道了延川县大办沼气的情况,并配发社论大力推广利用沼气。从此,整个延安乃至整个陕西兴起了大办沼气的热潮,给群众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从新闻报道中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成为当地的先进典型,而此后新闻媒体对他的典型报道又成为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省发展的工作经验。

  善待新闻记者,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一直十分尊重新闻媒体和记者的工作,善于通过与记者交朋友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实际工作。1983年,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后,推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人才九条”等一系列改革,改革很快取得显著效果,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不少记者来正定采访。高度重视记者的采访工作,认为记者的采访既可以带来各种信息,还可以扩大宣传,帮助当地总结经验,所以不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也不论记者职务的高低,他都一视同仁、一样尊重。

  这种尊重首先体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安排上给予充分保障,每当有记者来采访时,作为县委书记的都尽可能安排接受采访的时间,为记者创造全面了解情况的条件。1984年3月至5月,《河北青年》杂志的记者周伟思先后在正定采访两个多月时间,除第一次见面谈了3个多小时外,后来的采访都是断断续续利用晚上九十点钟后的时间进行,这些安排为记者提供了充足的采访时间,最终形成了报告文学《而立之年》。对记者的尊重其次体现在允许记者到基层全面地采访,不避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84年4月,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赵德润到正定采访,在短暂见面后提出,让记者自己先去看,而且是随便看、随便找人谈。在记者进行3天的实地采访后,他才与记者进行深入交流,最终记者写出的《正定翻身记》刊发在《人民日报》上。对记者的尊重还体现在愿意倾听他们的工作建议。1983年3月,当正定计划出台政策吸引人才时,《河北日报》记者李乃毅到正定采访,在向记者介绍工作考虑的同时,细心听取记者意见,对记者掌握的知识分子、科研人员的处境、困难、顾虑和期盼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与记者进行深入探讨,最终正定顺利出台了“人才九条”政策,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外,还注重为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便利。在那个交通不便、食宿困难的年代,为方便记者的采访,经常把县委的吉普车让给到基层采访的记者乘坐,自己则骑自行车外出;在招待记者吃饭上,制定出了礼貌待人、不能浪费、工作餐只允许一人陪客等三条准则。这些做法不仅为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了便利,为记者创作优秀的新闻作品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且通过广交新闻界的朋友,为当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统一思想、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善管新闻媒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十分重视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引导,特别关注对新闻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加强和改进对新闻工作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989年5月中旬,已经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

  一是突出强调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开门见山地提出“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重申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要求新闻工作者发挥渠道和桥梁作用,长期地、耐心地、孜孜不倦地向人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释党对事物的主张和看法,让人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使党的看法、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为此,要求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新闻工作,切实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二是强调遵循新闻工作的规律性。指出,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但不是说新闻可以等同于政治,不是说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实性,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略新闻自身的规律性。

  三是强调既要加强舆论引导,还要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指出,舆论引导就是要通过新闻报道,弘扬社会正气,坚定人们对改革的信心,认清改革的光明前途。新闻工作者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反映问题的主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新闻宣传的基调。同时,舆论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欢迎新闻工作者报喜也报忧,拿起舆论监督武器,对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各种腐败现象进行揭露批评;各级党政领导要正确对待新闻监督,要树立开放、开明的态度,对记者不应求全责备,要与新闻记者交朋友,把新闻监督看作对地方工作的支持,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四是强调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明确自己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要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调查研究;要严于律己,遵守职业道德。

  善用新闻评论,统一思想推动工作

  十分重视党政干部运用新闻推动工作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善于运用新闻评论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他就明确提出:“善于运用新闻推动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领导水平和现代工作方法的表现。”他认为,领导者与人民的联系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神秘化,一种是公开化。神秘化往往同封闭落后相联系,公开化往往跟文明进步相联系。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公开化的联系形式。20xx年,已经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亲自为《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撰写评论,从20xx年2月至20xx年3月,先后发表短评232篇,将领导干部和群众的联系方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评论语言简练、观点鲜明、形式活泼,每篇谈一个具体问题,内容涉及浙江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既谈思想认识,也谈工作方法,既有统一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改进工作方法问题,也有回答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在谈论经济建设时,提出《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在谈论政治建设时,提出《心无百姓莫为“官”》《主仆关系不容颠倒》;在谈论文化建设时,提出《文化是灵魂》《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在谈论社会建设时,提出《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认真实施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在谈论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4年间,232篇“之江新语”在报纸上刊发出来,在浙江大地上传播开来,统一了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得“八八战略”等改革新政走进千家万户,推动了浙江省改革开放事业全面深化。

  善讲中国故事,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全面创新

  党的xx大以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新任务;针对新闻舆论工作不能适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不能适应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变化,不能适应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总要求。敏锐地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提出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这一新使命,将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拓展为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把新闻舆论工作定位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扩大了工作范围,丰富了工作内涵,提高了工作定位,并且深刻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方位、职责使命、方针原则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新闻思想,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新闻思想既是对我们党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所揭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包括:一是突出强调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二是突出强调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性;三是突出强调遵循新闻舆论工作的规律性;四是突出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性;五是突出强调做好网络新闻舆论工作;六是突出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七是突出强调加强新闻舆论队伍的建设。

  同时,特别需要重视的是,新闻思想不仅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党的执政工作也有指导作用;不仅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增强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总体来说,面对新闻媒体,领导干部要学会尊重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好媒体这一平台,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全面创新。

  【思想宣传范文】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构成,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关键原则和方向,其实践与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全世界全人类的一个伟大贡献。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x20xx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到“五个坚持”,第一个即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强调,我们要完善机制和手段,更好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实际上,在20xx年9月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协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也应该成为现代国际治理的重要方法”。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今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讲话时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只有共商,才可能有更好的共建,也才可能有更可持续的共享。国际社会也渐渐普遍地认识到,尽管完全靠协商解决问题并不现实,但优先协商、充分协商已是国家间交往以及国际事务治理的大势。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持对话协商,需要各个国家与地区坚持正确义利观。没有正确义利观,就不可能有恰当的国际协商治理态度与行为。在国际治理实践中,能否践行协商民主,取决于有关国家与地区如何看待共处的这个地球、如何看待自身利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利益的关系。多次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大国要在安全和发展上给予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大支持。比如说,在国家或地区安全方面,有关国家或地区考虑的仅仅是自身的、暂时的、某些方面的、基于单边行动的安全,还是考虑共同体的、稳定而持续的、综合的、基于合作的安全;又比如说,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利益方面,有关国家或地区是持赢者通吃的想法,还是持各相关国家或地区共赢合作的想法,如此等等。我们的地球村,应该通过协商合作共同建设成“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在国际社会中绝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持对话协商,需要正确的基础态度。什么样的基础态度最为重要?曾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时强调“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综观系列重要讲话可以发现,尊重与平等是其中强调得比较多的两个内容。关于尊重,他曾经强调说,“不管国际格局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平等民主、兼容并蓄,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文明多样性”。关于尊重这个基础态度的阐述,所涉及的内容还包括尊重各国实际、尊重国际多样性、尊重彼此合法合理利益诉求、尊重各国自决、尊重相互共决、尊重当事各方等等。而对于平等,在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尊重每个国家的国情差异和自主选择,坚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这种平等,无关乎其大小,也无关乎其强弱,当然还无关乎其贫富,而是一种参与国际治理之国格和权利与机会的平等。此外,关于基础态度,除了尊重与平等,还有坦诚相待、政治互信、包容等。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持对话协商,也需要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在国际社会中,必须做好自己,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要有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体现在既考虑本国,也考虑别的国家;这种全球视野,还体现在对自身所处的国家间合作组织的超越,而不能退步为搞联盟拉国际帮派。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才是各国应当作出的明智选择。”只有坚持了全球视野,才能在国际治理中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真正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有效的协商对话。在具有全球视野的同时,还需要有战略眼光,使我们在看得宽广的同时,还能看得长远。战略眼光这一基本的实践原则所强调的,是相关各方从战略上思考,看到长远利益、看到共同的大势、谋划彼此的大局,不能因为当前或短期的“小不忍”而乱了战略意义上的“大谋划”。只有有关国家或地区都从战略高度去思考和谋划,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才能克服一个个的现实难题。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持对话协商,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实践协商民主,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遭遇种种主客观挑战,因而还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坚定的信心意味着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持对话协商的一种接受与认可。这种接受和认可,既表现为对其积极效用之赞同,也表现为对其建立与健全愿景的期许和肯定。没有这种接受和认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持对话协商将必然面临更多的曲折、遭遇更多的挑战。所以,有关国家与地区应坚定信心,正确对待当下及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主客观难题。按照话来讲,“只要怀有真诚愿望,秉持足够善意,展现政治智慧,再大的冲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坚冰都能打破”。在这种坚定信心的基础上,中国在推进坚持对话协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持续的、有效的努力,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赞誉和世界喝彩。

  【思想宣传范文】三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法治既是目标也是保障。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权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继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四个自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

  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实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可以列举出几十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发挥道路自信在法治建设上的引领作用,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相伴相随。它立足中国国情,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成功经验,鲜明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以及实现途径等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和集中回答,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党的xx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新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主要包括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人民当家作主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良法善治理论、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等等。现阶段,解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的关键。坚定理论自信,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法治实践需求与法治理论供给有效对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已被实践所证明:中国发生举世瞩目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样一套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坚持制度自信,就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制度自信引领法治体系完善,首先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其次要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证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要加强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第四要构建起务实管用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还要统筹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互联互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之源,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和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法治信仰、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原则、法治价值、法治习惯的总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构成要素。

  法治中国建设是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要在着力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实施的同时,不断完善机制、创新形式,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应然之举。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是国家发展实践在法治层面的精神呈现。通过全面融入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厚道德滋养,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道德基础。

  发挥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还要弘扬法治精神,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自觉拥护和信仰法律。法治精神是人们对法治的尊崇、敬畏、捍卫和厉行,表现为对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保障权益的追求。法治只有成为人们的精神向往和依托,才会真正内化为约束或支配行为的观念和准则。要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环境。着力培育法律思维、法治习惯,使全社会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思想宣传范文】四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之所以能够战胜众多的艰难险阻,进入快速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并取得巨大成就,其秘诀就是改革开放。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同时解决好相互关联的两道难题:一道是自身发展的难题,一道是国际调适的难题。在当前国际贸易争端频发的背景下,思考中国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破解现代化难题的有益启示,进而思考当今世界面临的政治经济变数,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几个“两难”问题

  如何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位阶,通过和平合作共赢的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上升到较高的发展位阶,是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任务。总的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包括:

  一是“发展”与“稳定”的两难。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但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政治社会动荡,政治社会动荡又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种“发展”与“稳定”难以兼容的局面,内在地看,源于现代化所引发的系统性变化对原有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和思想文化造成的强大冲击,而国家又缺乏足够的制度性和组织化力量来缓和和解决这些冲击;外在地看,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干涉、干预和干扰,严重限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余地,使其处于两难境地。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频频遭遇社会冲突动荡,现代化进程被干扰或打断,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二是“开放”与“自主”的两难。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封闭的代价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而开放的代价往往可能是丧失独立自主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权力。某些西方国家以银行贷款、直接投资、经济援助为诱饵,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向国际资本敞开大门,按照西方游戏规则行事,成为资本主义全球链条上的被动一环,从而导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上难以自主决定,事实上丧失了经济主权和其他方面的主权。一些拉美国家经济长期依赖外资,一旦外资撤走,本国经济就面临坍塌崩溃,就是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证。

  三是“助推”与“攫取”的两难。出于对现代化美好前景的憧憬,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希望本国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也都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助推经济尽快发展起来。但是,在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快速增加的过程中,某些政府特别是一些政府官员这只曾经的“助推之手”很难禁绝不正当的获取利益行为,从而成为伸向社会财富领域的一只“掠夺之手”。而“助推之手”一旦退化为“掠夺之手”,经济发展就难以健康长久。

  更重要的是,已经占据较高位阶的国家并不会也不甘心轻易让出原有的位置,对它们而言从特权和垄断中获利远比通过领跑获利要来得方便快捷,于是又导致了国际调适的新难题。这种现代化发展位阶上的博弈,就是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深刻变数的内在逻辑。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探索破解现代化难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但也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贡献了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智慧和作为实践形态的中国成就。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成就,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类似的探索,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良性重构的前行动力和正能量。

  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就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落后的国家快速实现现代化,展示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直面并解决这个难题,只能进行深度的解放思想,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论断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据。只有积极破除阻碍国家发展的旧观念、老做法,才能推动国家实力的增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只有更加积极地推动对外开放,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才能更好推动国家实力的总体提升。因此,始终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诸多现代化难题。对此,中国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案:

  一是以一整套治国理政方案解决“发展”与“稳定”的两难。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做法。在经济建设上,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在政治建设上,既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又注重保持“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在文化建设上,既对世界各国文化保持开放的交流态度,又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注重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建设上,既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又注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同时也注重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等。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中国方案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方案。这套方案有助于中国的发展,同时又有助于平衡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二是以强大而有活力的基础制度解决“开放”与“自主”的两难。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能够保持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制度方面牢牢掌握着控制权,并且秉持让外来企业与本国企业公平竞争以推动国内产业经济发展的理念,能够坚定不移实行开放。越有自主性越有开放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辩证法。

  三是以新型政党制度破解“助推”与“攫取”的两难。从政治上看,与诸多发展中国家党派林立、攻讦不止,以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芜杂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合理有序的民主政治参与渠道,能够相对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破除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调动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特别是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能够避免政党间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定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内耗,使中国共产党既能广纳各党派、各群体的智慧,又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并在这一追赶过程中牢牢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原则。所带来的启示是,发展中国家要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坚持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和能动调整性。要想实现良性有序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强大的领导力量的整合作用,充分发挥完善的制度体系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正确前进方向的引领作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各种制度所形成的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中国社会治理水平和国家主权安全,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社会主义为内在规定性,以满足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正确的方向引领价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极大地鼓励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尤其对那些盲目采用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而陷入泥淖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从历史和时代的大逻辑上,回应了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人民对更好社会制度的热切期待、对解决共同问题的艰难探索。

  在把握改革开放原则和方向中有效应对现代化新挑战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一方面为人类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成为消除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治理和发展“升级换挡”最生机勃勃的力量;另一方面,这也在某些发达国家看来某种程度上动了他们的“奶酪”,从而使其寻找各种借口对中国等国家挑起贸易争端等。这反过来启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坚持和把握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不动摇,在此基础上不断积聚经济新动能,赢得发展新优势。

  其一,必须增强对现代化进程的领导力。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形成的强大领导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独特优势,比如,可以有效动员、组织国家一切资源和力量办成大事;注重基于国情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关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自我纠错;既一脉相承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环境进行开拓创新;不断确定具有动员和凝聚作用的战略目标,具有战略定力。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中,党的领导这一条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的巨大优势必须得到充分发挥。

  其二,必须强化制度对现代化进程的保障作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坚持并发展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国制度既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又建立了一套后发国家的追赶型治理制度与发展模式,还保持了能够及时回应变化和挑战的制度弹性与可调适性。一些国家把向其他国家移植制度视为帮助人家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甚至不惜以武力方式进行移植。殊不知,这种移植非但不能使之更加健康的存活,所引发的排异反应,足以产生致命后果。中国道路的制度性贡献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反衬出了“制度移植”的局限。

  其三,必须把推动和平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奋力发展,使世界力量结构发生变化和转移,进而重塑世界新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平衡,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这对解构“国强必霸”的逻辑是一种和平性贡献。既尊重个人权利、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又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国家富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强调世界多极制约、世界大同、协和万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反对单极独霸,又注重构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新秩序。强调世界是多极的而不是一极的,是合作共赢的而不是一极独霸的,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意愿心声。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成功实践,既然不是以发达国家预见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其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所产生的作用与效应,自然也不是发达国家所乐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化不是也不应是个别发达国家的专利,任何国家都有权利通过改革开放和卓有成效的努力跻身于现代化国家行列,为人类整体现代化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不同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为人类社会发展增添了中国动力,为丰富人类社会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方案。更大程度的改革开放,更加坚定的自信自强,保持战略定力,是中国赢得胜势的不二选择。

  【思想宣传范文】五

  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色画舫见证了一个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命运彻底改变的历史时刻。革命风暴中,大党与小船的因缘际会,既是一种偶然,也因为象征着中国革命经由苦难走向辉煌而具有更深厚的历史意味。事实上,正如所言,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无论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还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都是“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重要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新时代的继续前进,也同样需要从回溯“红船精神”的初心中汲取力量。

  1.火种:敢为人先的革命气魄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人民苦难深重的严酷现实,促使先贤们不断尝试救亡兴国的不同道路。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探索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的前景也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应运而生。

  如果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中国工人阶级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那么,我们也没有理由否认,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又是以其敢为人先的革命气魄,才使历史巨变的可能成为改天换地的现实,才使中国革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中开辟出一条通向光明彼岸的道路。人们常说,历史总在轮回中前进,但命运的转变却并不总是静待天变的结果。因此,当我们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整理传承先辈的精神遗产便成为彰往考来的基础与前提。

  敢为人先的革命气魄首先体现在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在红船上召开的中共一大对此后中国历史影响之大,甚至是一些参加会议的当事人都未曾料到的。作为一个在当时刚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新生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将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写进了社会革命的方案当中,这是其他任何政治团体都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做到的。然而,历史证明,正是由此在中国的社会革命、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间架起的桥梁,从根本上解决了革命中的敌友问题,为中国革命凝聚大众、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敢为人先的革命气魄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写在了自己的革命旗帜上。在近代中国的救亡努力屡遭挫折的情况下,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往往倾向于在其政治纲领中人为掩盖甚至否认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代之以一种看似跨越阶级界限的共同愿景。但严酷的现实证明,不从根本上解决谁来掌握政权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团结广大群众,更不可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船上郑重写下的革命纲领,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尤显珍贵。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份文件的原始面貌,但我们也不难联想到这种革命气魄与《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的精神间一脉相承的历史关联,更不难联想到,正是这种在奠基之初就将自己的革命目标昭示天下的勇气,为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势成燎原埋下了火种。

  2.源泉: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

  中共一大的召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大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马不停蹄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深入广大工人、农民群众当中,开辟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功之路。今天,人们或许已经很难想象这条路的艰辛,但历史证明,正是这种曲折中前进的艰辛,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磨炼了中国共产党人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也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

  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都不会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在中国革命大浪淘沙的进程中,参加党的一大的代表中,有人背叛了革命,有人意志消沉远离了革命,但坚持下来的共产党人最终担负起了中国的命运,他们中的许多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数十年前的誓言不懈奋斗。这些定格在历史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群像也成了激励无数后来者见贤思齐的精神坐标。

  毛泽东同志在参与一大时还不到而立之年,作为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希望在于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同志在政治生涯的起落中非但没有变得意志消沉、随波逐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与信念。他一次次从人生低潮中奋起的经历,恰恰也与同一时期中国革命从低潮中重振的过程交相呼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由井冈山、长征、延安、西柏坡,直至“进京赶考”的革命历程,也生动地诠释了“红船精神”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当然,用燃烧的一生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精神的,还不仅是毛泽东同志一人。同为一大代表的王尽美,虽然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罹患绝症,但其革命意志却不曾因此稍减半分,相反,怀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王尽美战斗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在王尽美一字一顿口述留下的简短遗嘱中,没有涉及任何个人的身后之事,而唯以天下之事为念,他说道:“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为国尽忠,为民效命,为党牺牲,志向坚定,奋斗不息,是王尽美青春岁月的鲜明写照,他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充分诠释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3.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嘉兴南湖上这一叶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梦,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成功的起点象征,水载船行的情境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的人民立场交相辉映。

  回首中国近百年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发掘了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无穷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无畏地发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宣言,也正是因为始终保持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人才能跳出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周期律,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走向胜利。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求学期间,曾记述了国文课老师袁仲谦讲到庄子《逍遥游》时提到的舟水关系带给他的深刻体悟。纵观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生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知行合一的努力是如何深刻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命运。水积不厚,负舟无力,积水至厚则可以负载大舟,正是通过争取最劳苦的广大群众,使自己成为劳苦大众的贴心人,中国共产党才牢牢地掌握了人民这一书写历史的伟大力量,托起了党的宏基伟业,也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的主要标志,也决定了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革命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立足中国大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以来就把这种信念贯注于每一位党员的理想与实践当中。王尽美在早期山东工人群众运动中就曾清醒地认识到,要唤醒工农之中的历史伟力,就需要增进劳动者的智识,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改造劳动者的生活。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又必须让党的理论宣传贴近群众。于是,王尽美针对工农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的现状调整宣传手段和渠道、途径,综合各种办法推动山东地区工人阶级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讲解一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常常走到工人中间即兴发挥讲解时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伊始的信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延续至今的情怀。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就是“红船精神”当代传承的最好体现。处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全党上下自觉把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作为不断推动自我革命的实践基础,代表着党对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庄严承诺,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沿着兴国利民之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执着信念。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回溯“红船精神”,不仅是因为它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革命基因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红船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深刻体会过创业艰难的中国共产党曾秉持着建党伊始的理想信念穿过了时代浪潮的起伏,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始终保持初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用“红船精神”引领全党,团结全党,从而在中国大地上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

关键词: 范本 实践 思想 新闻思想形成实践基础范本五篇 新闻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范文五篇 新闻写作与实践有什么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