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3篇
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3篇
关于当月营销工作心得总结精选 转眼间,20_年已将过去,我现在已是__的正式员工。回首近一年来的工作,我已逐渐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之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篇1
在刚结束的初一期中质量检测中发现学生较多问题,为此,周五对初一学生又做了一次单元检测,希望在检测中逐步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问题依旧。
当然这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也将是合力教育才可能使之改变的过程。
今年改版的《道德与法治》对初一学生来讲,引导其正确的价值观仍然是教学之重。部分心理品质常识内容进行了重组,教材的行文、插图等较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无疑,改版后的新教材更活泼、更适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初一新生在由小学向初中过渡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突出问题:
1、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有兴趣而解读能力不强;
2、较多孩子缺少基本的问题意识,分不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基本问题。
在当前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需要进一步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孩子们陶醉于喧嚣的网络游戏等环境的同时如何让孩子们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参与实践,回到现实学习、生活中来,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的。
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篇2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是一篇大文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应当说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篇3
一、收获
(一)首先,我发现了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不到位。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恰当的、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感知教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思维、巩固记忆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会在上课之前,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使自己更深地去感受教材,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2、教学中,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准确。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精练、并具有科学性的,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用语言传授知识,同时也在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埋怨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条理,罗嗦,其实这些缺点有可能就是我在教学中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的,或者是学生发言时,出现这些问题时,我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对于一节课当中的教学语言,有些是课前备课时设计好的,有些是上课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很短的时间里设计好语言,并准确、精练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大量的相关资料,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加强自身的语言的训练。
3、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一些问题,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而是只顾着完成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在备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导向,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首先明确和掌握教学目标。它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在平时备课时每课书的教学目标都是照抄教参上的,总觉得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方向定错了,或者有偏差,都对一节课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我在准备《红军长征》这课的确时候已有所感悟,教学设计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都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堂上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2、 探究性学习,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研究性的问题。
我们老师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近几年,新课程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而且是解决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设计一节有深度的课,就应该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不是那些已经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资料,再通过自主地思考,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几点:问题不要太大,要让学生能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例如:我在《红军长征》一课中就想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长征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如果这样问,学生肯定不知道说什么,因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这个问题太大,也太深,把这个问题处理成“说说长征途中给你留下最深刻的一件事”,使问题具体化了,学生就容易回答了。除了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之外,教学中教师还会提一些小的问题,不管是大的问题,还是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应该有它的价值,都应该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帮助,我在试讲《红军长征》一课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失败了,革命根据地的面积大大减小了,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军只能怎么样呀?学生回答:“红军只能逃跑。”学生出现这样的认识,这节课就失败了,之所以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回答,就是因为我前面提出的问题,不但没有价值,还出现了相反的作用。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是慎重的,有价值的。
3、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重视教师的讲授。
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来学习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现代教学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学到知识,但是这并不等于摈弃了教师的讲授,几千年的传统教学,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讲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理解的内容必须由教师来讲,教师的讲授是在教授知识,同时更是给学生作的示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教师讲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准确、到位。我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总是感觉学生的发言不准确、罗嗦,其实这与我上课的表述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我今后应该这方面加强备课,使教师的讲授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4、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要有实效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觉得我们使用最多的还是小组讨论,这个活动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学生讨论的实效性就在于学生能否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要使学生讨论有实效,就应该让学生讨论时有内容,有依据,然后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课前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资料,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根据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在《红军长征》这一课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是让学生观看展板和电脑中的网站,学生根据通过看大量的资料去发现问题、在观看的同时,学生自由讨论分析问题,从而解决了一些问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5、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有实效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最开始,我在教学中使用课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忽略了课件的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我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更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利用这些课件,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实效性是最重要的,课件中的每个内容都应该有它的作用,而且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让学生能通过课件中的内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件的重要作用,但是我觉得一节课中,也不能过分依赖课件,不能把课件当作课堂教学的全部,我觉得一节课中应该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课件只是其中的一个。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有几点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课件当中的内容应该是正确的,其次,如果课件当中的内容效果不是特别好,就不要用。
6、还有一些小的问题:
(1)教学中使用的资料要有实效性,不能把没经过处理的原始资料给学生,因为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
(2)在设计教案时,尽量避免出现很难解决的问题。
(3)在设计教案时,不要面面俱到,应该有取舍,有侧重点。
(4)学生在活动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5) 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对于学生有价值的发言,教师的评价应该使学生有自豪感。
二、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改进办法
1、加强备课,反复推敲教学语言,力求精练、准确、科学。
2、加强对学生的发言的评价,并制作了评价课堂发言的电子表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几方面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对每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精心备课,并把大量的资料制作成网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在网页中设置了课后反思,和反思后修改的教案,还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力求完善教案。重点教学内容可以用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课的意识,而不是做一个社会课的听众,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自查 反思 教师 教师教学问题自查自我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总结材料 教师自查自纠反思小结 教师教学反思自查报告简短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总结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材料 教师自我反思记录范文 教师反思检查记录表 小学教师教学自查反思 教师自我反思整改
热门文章:
- 2023年党员纪律自查报告6篇(精选文档)2024-07-31
- 病媒生物防制自查报告3篇【优秀范文】2024-07-12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检自查报告7篇2024-07-11
- 医生履职尽责自查报告4篇2024-06-25
-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自查评估报告9篇(全文完整)2024-06-24
- 党员干部个人廉洁自律自查报告6篇【完整版】2024-06-14
- 关于药房自查报告精彩参考8篇2024-06-13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报告15篇2024-06-13
- 2023年度个人自检自查报告优秀5篇【通用文档】2024-06-06
- 2023年主题教育开展成效自查评估报告4篇2024-05-28